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产动画片:恶搞经典“…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利用…
试析典籍英译与文化意识…
冯骥才守护未来诗经 称…
网络流行语现象透析:由…
汉代古文经学对文学创作…
六小龄童批恶搞《西游记…
“我爸是李刚”被恶搞 …
三千件古文物精品展现齐…
荧屏相亲成恶搞闹剧 声…
最新热门    
 
恶搞古文:是谁制造了青春过剩的文化难民?

时间:2011-04-09 13:17:27  来源:不详

      近日,借着网络语言流行的东风,一股新的潮流正在活跃———恶搞古文、古诗翻译在网络上广受年轻网友追捧,《出师表》、《木兰诗》、《将进酒》、《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知名古文无一幸免“变体”的命运。而这些文章中除了“杯具”等网络语言,“剁手”“砸场子”等“江湖”用语也层出不穷。甚至一本号称“史上最邪恶搞笑古文翻译”,名为《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的图书也摆上了书店的销售柜台。这是一次语言的进化,还是又一阵调戏经典的歪风?(8月1日《重庆晚报》) 


  有争议,自然就有专家现身。于是专家说“应尊重文化血脉”、“这种行为把我们优秀文化精神产品给世俗化了”、“当代青年绝不能以不严肃的态度来亵渎这些文化经典”。这些话,确实不无道理,但是细细一想,却经不起推敲。我们都应该知道,真正的文化,绝不应该是那种整天扳着脸的严肃事物,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而是有一种内在的亲和力。而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上,这种亲和力往往被阉割了,所以造成它们在青少年群里中,丧失了那种传承性。因此,这个时候的这些恶搞解构行为,相反就成为了不应该被盲目批评的行为,它不是亵渎,而是一种有趣化的再加工。 

  而真正的亵渎是什么,应该是对于文化的恶意钳制与各种目的的非文化利用。所以现在看来,在文化断层已然形成的当下,至少这样的恶搞与解构,是另外一种文化传承。有传承至少比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来的好吧?而且真正的优秀文化,必然是要世俗化的,否则只是少数人的圈子游戏的文化或者早冷遇,能成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吗,这样的文化血脉还能传承下去吗? 


  其实这种现象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比如可以说《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志》的大话,《西游记》是对《大唐西域记》的大话。然后从《大话西游》开始,,恶搞之风在中国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深入骨髓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而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词汇,也在近期开始成为网络流行语“织毛衣”以及《织毛衣》的这首歌,有网友发现“织毛衣”一词堪称“百搭句式”,不管放在怎样的古诗、名句之后都有意想不到的“笑”果,更有网友在猫扑、豆瓣等论坛发动“有奖征文”,鼓励更多的网友参与到“织毛衣”的古诗词创作中来。 


  当然笔者以为,这些值得关注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这种浅层次的现象争议,而是应该摆脱那些细枝末节行为,进行深入的社会追问。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恶搞古文”与“织毛衣”二者的发生,其背后有着有着共同的促成因素,它们其实是一种灰色甚至是黑色幽默: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都是一群遭遇到了所有未有的文化贫困,然后造成青春过剩的年轻人。而这些恶搞,本质上就是我们在惨淡空虚寂寞的日常生活之下一种歇斯底里的内心挣扎,这种挣扎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没有也不管有任何的诉求与意图,仅仅图一个一时之快,仅此而已。 


  这种文化贫困本质上就体现在我们每一次的网络狂欢之中,在荧屏上,我们看到“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异常热闹,但是说到底,这些只是被过度咀嚼后变得索然无味的文化赝品。生活中呢,好像却一直被物质压迫着,在此压力下,我们这些年轻人早早地丧失了理想与梦想,成为房奴、孩奴、卡奴,生活的像奴隶一般,一个个都好像未老先衰,或者在精神的空虚中,追逐着拜金男拜金女、谩骂者凤姐、围观者犀利哥,沉溺于这个肤浅的愚乐时代,并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