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总想回眸,不为新鲜与好奇,只希望一次次的回眸,能够有益于今天的坚守与开拓。
五四运动前后我都在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读书,参加过新文化运动,因此,对那一时期北京大学的情况,多少了解一些。我的亲身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使我深信:北大1919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指挥[注: 音乐指挥手势 指挥 :zhǐ huī ①通过手势、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驾驭和控制乐队和合唱队表演的音乐家。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音乐团体必不可少的艺术领导者。]部,同蔡元培[注: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先生的办学方针有密切关系。
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注: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 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后才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来之前,校名改了,本质并无什么变化,封建主义[注: “ 封建主义”本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对于“ 封建社会”定义的阐释,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理解不同,]仍然占统治地位。1913年我考人北大预科时,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