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革命是由1911年前后的民族、政权革命,到1917年前后的语言、文学、文化革命,到五四的青年、民众运动,一路走来,呈现出“不断革命”的趋向,其中最触动文化根基的史学革命确是由顾颉刚在1922-1926年间完成的。
顾颉刚一生可谓颇不得时。他依托五四时代思潮而创建疑古派,但却从此保持“第一印象”而不改,以致每逢政局变易而备受激荡。抗战时期,顾颉刚在学术层面虽受肯定,在政治层面则受到压抑。他可以是大学名教授,可以作学术研究,却不可谈疑古主张。解放后,顾颉刚在政治层面得到肯定,在学术层面则受到压抑。疑古已为薄古所取代,他必须从头做起“把握马列主义”。
与疑古思潮相伴随的新文化运动推出了两个附属概念:青年和爱情。五四以后,学者追随青年,青年追随爱情,举国处于激情状态。迄今青年我能、我想、我愿意的“自由恋爱”,说到底是以文艺为装潢,以生物本能为动力,除去外表仅是一情欲层面,恰是宋儒所儆诫的“人欲横流”。
顾颉刚先生去世17年后,他的日记共12册600万字整理出版,序文由余英时先生撰写,题为《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长达113页,摆明是要将序文写成论文的,果然同时有单行本出版。篇幅长短其实无关紧要,但论文由序言而来,故而保留了“疏不破注”的规则,余先生作为日记整理稿的第一位读者,其所序次、指要便不及日记出版之后学者写出的几篇讨论发人警醒。按顾颉刚先生一生,率真与糊涂并生,做事与坏事共存,才学与寡识适成反比。由其一己之生活与际遇,当可概见逐时顺俗之可畏,及近百年学人途径抉择之可忧,恐非“才情”二字可以笼括。而余先生此序则似只交代一场“大结局”,恰如一番晚年话旧,虽则哀感绵绵,其实尚有未达一间。
1
由标题显示,序文要讲述顾颉刚的才与情,但细看结语的解题,其实内容有4部分,除了才、情的空间结构,还有49年以前和以后的时间布局。序文的5个节目,前两节“事业心与傅斯年”和“顾颉刚与胡适”论其才,第五节“顾颉刚与谭慕愚”论其情,而三四两节“顾颉刚与国民党”、“1949年以后的顾颉刚”恰以1949年为界划开。余先生的思路似以顾、傅、胡的学术表现为一体,傅、胡二人的学术贡献持续到了1949年以后,而顾颉刚则至此戛然而止,由此惋惜其才学“未尽”。
1949年有天地翻覆的大变,这毫无疑问。余先生在第三节的末尾和第四节的开头连引18处顾氏对中共、苏联激烈批评的日记原文,如浙江枪毙地主、四川枪毙乡镇长、上海商人自杀等,均较罕见而具史料价值。笔者注意到,序文两次使用了“同命鸟”一类词语,如说1949至1980年“这一时期中国大陆上的知识人本都是‘同命鸟’”、顾颉刚在各种运动下的遭遇“那是所有同辈知识人的共同的命运”。推测余先生的重点是将顾颉刚作为“中国的士”的又一例个案,借以描述出1949年以后一段时间的社会普遍性。然而事实上并非每个“士”都有平均一样的遭遇,不论世事多么惨烈,总会有人是获利者。
20年代顾颉刚以胡适“大弟子”身份起家,而当时毛泽东也曾认胡适为师。30年代顾氏在燕京大学的同事与学生后来很多投入中共,顾颉刚“为共党包围”的话并非“传说”。40年代顾氏在兰州,“毛主席专门从延安给他寄来过一本《论持久战》”,在重庆亦与郭沫若及“左倾史学家”多有接触。解放初,由日记可知,其实不待郑振铎、周谷城等人的引荐,顾颉刚自有渠道直接写信给毛主席本人。1954年以后,在北京,顾氏的居住条件、工资待遇和学术环境都是最好的。直到毛泽东晚年的70年代,他仍能“以毛主席的命令”领衔标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此一殊荣至今无人超过。正如余先生所论,1943年为蒋介石写《九鼎铭》,若换了陈寅恪,易地而处,即使身为“公务员”,“也必拒而不为”。然则,如将60年代被迫害致死的陈寅恪与顾颉刚统归“同命鸟”,陈氏宁能接受乎?
2
论及顾颉刚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余先生两次表述,“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他毕竟是一位五四运动的先驱人物”。但由日记可知,顾颉刚1918年6月已休学回苏州老家养病,忙于吴氏夫人之丧,殷氏夫人之新娶,一时“说媒者数十起”,除了有致傅斯年“诘难《新青年》”的“不能公布”的“私人函件”,和《对于旧家庭的感想》等文在《新潮》发表,及在苏州代售该杂志以外,对于“轰轰烈烈”的五四、六三完全没有参与,与傅斯年的学生会“临时主席”或五卅运动中“夺旗而进”的谭慕愚绝无可比,乃至从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