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文明的道德底线(1)
文明的道德底线(2)
文明的道德底线(3)
“文物与收藏”系列报道…
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
“文物与收藏”系列报道…
对话世界文明 太湖文化…
“文物与收藏”系列报道…
学术论文明码标价调查:…
国博《古代中国》讲述文…
最新热门    
 
“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陈炎教授的演讲

时间:2011-05-31 12:17:31  来源:不详
 

    仍以语言为例,16世纪,英语还只是居住[注: 北史·杨椿传》:“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舍宅,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将为势家所夺。”《说唐》第一回:“觅了所房子,与 莫氏 一同居住。]在英格兰岛上的几百万人的母语,而时至今日,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达到3.75亿之多,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全球有约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而国际互联网上的英语信息更是高达90%以上。不难想象,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过程中,人类的交往获得了很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有多少个比云南纳西族更为不幸的民族文化连同它们的语言文字一同消亡了。今天,全世界有多少人穿着西服,系着领带,开着丰田牌轿车,来到星级化管理的写字楼里,坐在由IBM公司生产的电脑面前,使用着由比尔·盖茨开发的WINDOWS系统呢?或许,这一数量与全球的文明总量成正比,但却与全球的文化总量成反比。尽管美国人为印第安人[注: 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为安人。-anren]设置了保留地,尽管中国人为纳西古乐建立了民乐团,尽管各大旅游区都有所谓民族村之类的保留项目,但要把各个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真正保留下来,使其不在全球化的历史浪潮中被淹没,又谈何容易呢?迄今为止的历史似乎表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以文化方[注: 化方,1967年7月29日生于辽宁锦州,现居北京,专业从事歌词创作。现任北京快乐传媒文化中心艺术总监,是近年流行乐坛炙手可热的金牌词人,被冠以新派、新锐、新晋等名头。]式的趋同为代价的。换句话说,人们不仅在开垦荒地、建造工厂的过程中灭绝[注: 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不再存在。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过5亿种生物,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的一种自然现象,]着自然界的稀有物种;而且在殖民统治、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灭绝着人类社会的稀有文化。也许有一天,全球化的历史运动大功告成了,那么文化的概念会不会螺旋[注: 螺旋正文  在圆柱体的侧表面上刻出螺旋形沟槽的机械。也可把螺旋看成是斜面绕在圆柱体上而构成,因此,螺旋应用了斜面原理。螺旋的特点是能把转动变成平动或者相反。]式地回到旧石器时代,再一次与文明的概念相重叠呢?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