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甘肃酒泉遭暴雨引发山洪…
甘肃花儿,来自山野的世…
甘肃修缮炳灵寺石窟千年…
弘扬端午文化 凝聚民族…
弘扬学风 打造力作 首批…
甘肃陇南文县重建三年征…
甘肃民间百年铜铝翻砂铸…
滕州将举办国际墨子文化…
甘肃成立研究会挖掘甘肃…
甘肃秦安投资保护大地湾…
最新热门    
 
甘肃弘扬汉字文化的思考

时间:2011-06-22 10:02:42  来源:不详
>[注: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上已经铸刻有正式的文字,即后来所说的大篆或金文[注: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这种铭文成为后来秦人文字的滥觞。礼县大堡子山发掘的先秦王公墓葬中的青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秦人文字不断由繁趋简的发展轨迹;天水放马滩发掘出土的秦简,已成为研究秦人历史和汉字发展史的重要依据。甘肃秦文字遗存中还有铸刻在青铜器物以及石头上的铭文等。

汉字,是以秦文为蓝本的。甘肃是汉字从秦篆到汉隶,再经魏书而到唐楷发展演变的信息集流场,存在有十分丰富的文物遗存。甘肃至今发掘出土的汉简达7万多枚,其文字内容牵涉军国大事、边防制度、历史文献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范围之广博丰富,居全国之首。同时甘肃还是各种书体演变的“活化石”,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手抄的规范官府文书,也可以见到不同文化程度各种身份的执笔者所留下的墨迹,真草隶篆样样皆有,且多呈现出初始的模样,可谓中国汉字发展的轨迹大全。这是别处所没有的宝贵资源,有着很值得研究发掘的价值。甘肃还有大量遗存的汉魏时期的摩崖碑刻等,如位于成县[注: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南麓徽成盆地、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东径105°23′—105°57′,北纬33°29′—34°21′,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辖辖17镇、13个居委会、245个村。]峡谷中被誉为汉碑三颂之一的《西狭颂》,就是至今保存最好,十分难得的汉隶瑰宝。存在于沿丝绸之路[注: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散布于甘肃各地的石窟题记、墓志碑铭、经卷印章等文字遗迹更是数不胜数,是今天我们研究汉字发展规律和形体演变,以及艺术风格传承的珍贵资料。甘肃还有在中国文字史上颇值得一书的敦煌写经,这是十分成熟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印刷术产生之前难得的手写文字遗存,其卷帙浩繁,数量颇为可观,无论在书法、宗教和历史研究中都极为宝贵。

此外,在甘肃还有汉字的一个分支,即今甘肃宁夏[注: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河套西部。简称宁。介于北纬 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一带被崛起的党项族所效仿,繁化合并,创制的西夏文字。现在甘肃武威文庙保存的西夏《护国寺感应碑》,就铭刻着与汉字对应的西夏文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中华汉字中有着太多的甘肃元素,因为它源于甘肃籍的秦人,其文字成为后来汉字之源。而今甘肃存在着许多有待研究发掘的古文字遗存,文物之丰富,时代特征之鲜明,都堪称汉字发展的史迹长廊,这在全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值得发掘研究。充分利用好这些汉字资源,并和现代研究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