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讨辞赋继承、发展、创新中的重大问题为主旨的首届中华辞赋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高峰论坛最近召开,2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聚首北京,探讨当今中华辞赋如何为中国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民族复兴服务。
世界各国都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4种文体,而辞赋则为中国所独有。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辞赋是中华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的独特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学者郑伯农认为,现在,诗词、吟联、辞赋等等传统的文体在复苏,发展前景广阔。诗词和辞赋关系密切,如同手心手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且拥有共同的祖先——屈原[注: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今后诗词界和辞赋界一定会亲密合作,创造出新时代的诗词、新时代的辞赋。红学家周汝昌对辞赋未来发展提出“讨、保、导、表”4个字的希望。讨即讨论、探讨,要让今天的人知道辞赋的源头和历史;保即保存,保存历史上、今天的优秀作品;导即导引,要开创未来;表即表扬,对优秀的创作者,尤其是年轻人,给予荣誉上的肯定和鼓励。
被视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华辞赋今天如何适[注: 何适 拼音: 解释: 1.到哪儿去。-heshi]应时代,是与会学者探讨的主要议题。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华辞赋》社社长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