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让世界读懂西湖(3)
让世界读懂西湖(2)
大江健三郎:“鲁迅的小…
善本掌故:入选“世界记…
甘肃花儿,来自山野的世…
世界名校公开课引网友追…
700名中外艺术家齐聚都…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许嘉璐:“王道”的世界…
世界史研究:走在春天里
最新热门    
 
让世界读懂西湖(1)

时间:2011-07-06 11:16:55  来源:不详
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据了解,西湖是以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中的一个分支——文化景观成功登录。

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注: 自然遗产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划分的特定区域或地区。-ziranyichan]公约》对“文化景观”的表述,它指的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有着“突出、普遍的价值”,英文简称为OUV,意思是存在的罕见文化和自然价值超越了国家界限,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也即景观的自然价值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

也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意味着以“湖光山色”著称的西湖不再只是一处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名胜,也不只有风花雪月,西湖还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

事实也是这样。“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除了其秀丽外,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还持续性创造了“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展现出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注: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不仅如此,在不少专家看来,西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甚至对9至18世纪的东亚地区文化也具有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

对此,在西湖申遗文本中有这样的表述:它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这一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见证。”西湖申遗小组专家说。

最终,秀美的西湖以其“文化价值”得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