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阅读不能和古书阅读混为一谈,不是所有古代的书都是经典。
《弟子规》的创作者其主导思想就是为了教小孩要听话、要守规矩,不是要教孩子怎样认识世界,以此来作为国学入门,与古代帝王让百姓做顺民有何不同呢?
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还是应从古代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入手,从中感受到什么是最伟大的人格,什么是中国语言最美的辞章,从小就养成他站在高处的大格局。
国学热是近年来一大流行文化现象。据鞍山市新华书店统计,自从三年前他们将国学图书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种分柜销售,目前已经与教育类图书成鼎足之势。
但是,国学经典阅读应该读什么,又应该怎样读,大部分人对此并不了解。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一直致力于国学经典推广的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教授龚鹏程[注: 龚鹏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历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职。]先生。
国学经典阅读不是古书阅读
国学热固然是好事,但到底什么是国学,目前即使在学界也没有很清晰的定义,很多专业的图书经营者或中小学校老师,更是把所有与古代文化相关的东西都称为国学。这样做的结果到底好不好呢?对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有所助益吗?
龚鹏程教授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国学经典阅读不能和古书阅读混为一谈,不是所有古代的书都是经典。虽然古人一直有“文章千古事”的观念,加上印刷、传播条件的限制,对著书立说比较谨慎,不像现代人写书这样方便、这样滥,但是其中仍然会有精粗之别。清朝人编辑的《四库全书[注: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被称为“集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