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儒学的价值:从文化源头…
南帆:大学的骄傲
谷生然:儒学信仰的当代…
巴蜀文献:中华文明的重…
从跨文化交流学的语言交…
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
郭敬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
国际儒联召开座谈会 探…
专家:儒学复兴应返本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
最新热门    
 
儒学的根本价值——从文化源头处回应“中国路径”问题

时间:2011-08-30 13:31:01  来源:不详
亲不待”(《韩诗[注: 诗》今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西汉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外传》卷9),就是古人对慈与孝的伦理感情之最深切的表达。在儒家的家庭生活中,亲子都在希望的招引和激励中,在责任的践履和完成中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充实、幸福,这就是在平凡生活中实现的人生意义,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分享的。

 

    其二,追求崇高——成人、成仁、不朽。儒家生活虽然是世俗的,但也有高于平凡生活的人生意义空间。儒家认为人应该、也能够在成为有全面德性的人的追求和实践中,为高于家庭的国家伦理共同体的献身中,将个体生命融入集体生命的奋斗中,即在成人、成仁、不朽的更高远的精神追求、更有深度的生命存在中实现人生意义。孔子对于“成人”的德性内涵有很明确的解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兼备智、廉、勇、艺四种品质、能力,又能以“礼乐”来规范、润色、充实,自然是一个全德、成熟的人了。一个人即使没有这样的全德,但如果能够在获得利益时想着该不该得到,他人遇到危险时肯付出生命给予帮助,穷困中也不忘记曾经对他人许下的诺言,也算是一个有道德的、成熟的人了。对于“成仁”的道德义涵,孔子儒学也有明确的解说。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又取义也。”(《孟子·告子上》)在孔子儒学看来,仁义的道德理想有高于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仁”就是为了实践这个道德目标而自觉地献出个人生命的行为。在儒家生活中,通常是指为了比个人家庭更高的国家伦理共同体而牺牲自己的道德表现。文天祥[注: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临刑时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卷418《文天祥传》),就是光辉的典范。在儒家生活中,这样假定性的生活情境,这样困难的人生选择,并不时时存在;但作为更高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实现,像文天祥这样灯塔般的道德精神高峰却是一座又一座矗立在儒家文化的历史上。儒家的“不朽”是略早于孔子的儒家先驱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鲁大夫叔孙豹明确表述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显然,儒家的“不朽”不是指一个人的肉体生命不死或“灵魂不灭”,而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德行[注: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 德相 ”,譬如走路、行仪……都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