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刘心武续本第八十一回:…
第八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
苏童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
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
县第八届妇代会工作总结
八卦体用总诀『求谋占第…
五行神话 第一卷 粉墨登…
五行神话 第二卷 乱云飞…
五行神话 第二卷 乱云飞…
最新热门    
 
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1-08-30 13:31:16  来源:不详
对中国当代文学现状的批评不时泛起,如外国学者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有些评论家针对当下文学精英立场的退却而慨叹“中国不会再出现大作家”。至于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缺碘”、“缺钙”,“中国当代作家丧失想象力”,“当代作家的语言粗俗”等中和一些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第八届茅盾[注: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文学奖自从开评之日起,就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对参评作品质量的质疑之声。这些声音都是社会对文学精神的担忧和呼喊,试图将当代文学从沉暮与乱象中拽起,强其筋骨,扶其正气,鼓其精神,使中国文学从内质上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强大。 
  批评:“刻舟求剑”与“揠苗助长”
  百年来,尽管文学在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舞台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还是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文学都是先锋力量,是时代的号角,但是,对当下文学的悲观之论却始终如一。
  这种声音从梁启超[注: 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开始,到陈独秀[注: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的“文学革命论”,再到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的国民性批判时至于深刻。他们认为中国文学比起世界文学是弱文学。于是,中国开始向西方文学取经。如果说“五四”时期主要是在精神上向西方学习的话,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则是从形式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实验。
  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初,随着国力[注: 国力 拼音: 解释: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增强~丨~强大。-guoli]的强盛和民族文化的苏醒,“欧洲中心主义”的概念在国人心中发生了变化。世界再也不是西方为中心的世界,而是一个不同民族共同构成的世界。寻根文学、家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学的进一步探寻,逐渐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特别是这十几年来,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也开始向外输出,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开始关注、了解或认可中国文化,文化的自信力有所提升。一些作家开始书写中国的传统形象,开始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
  同时,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主要原因是,人们期待着同样品位的文学作品来匹配逐渐强大起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