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9月6日 毛泽东赠柳亚子…
当“亲历者”遭遇“追寻…
毛泽东的“补课式读书”…
7月20日 康有为在加拿大…
艰难与辉煌:《毛泽东选…
【艰难与辉煌】中国现代…
毛泽东力荐王稼祥
7月11日 郑和始下西洋 …
天下谁人不识君——毛泽…
艰难与辉煌:毛泽东《在…
最新热门    
 
毛泽东语言魅力源于深厚的古文功底

时间:2011-9-7 19:21:00  来源:不详
被父亲送进私塾,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后来他曾这样概括:“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6年。”概括为“六年孔夫子”。这6年的私塾教育,培养了毛泽东很好的古文功底并饱受我国古代文华的熏陶,为他后来“通古博今”,理解中国劳苦大众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时的毛泽东除认真研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大量的历史书籍之外,还饱览了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唐宋古文、宋明理学等各家各派的书籍和文学作品。毛泽东读国学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从而获得真知灼见。 毛泽东读国学的最大特点是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同中国社会现状相联系,为现实的革命斗争而服务。毛泽东很鄙视那些信而好古,钻到故纸堆里出不来的“书呆子”;当然也嘲笑那些“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一点也不懂或者懂得甚少的“书生”。 毛泽东熟读古文最根本的着眼点就“古为今用”,他对国学的别出新意的运用,在《毛泽东选集》中有更充分的反映。有学者曾对《毛泽东选集》的前四卷作过一个粗略统计,其中的成语典故,有40条左右来自《左传》,有20至30条来自《论语》、《孟子》、《史记》、《汉书》、《朱子语类》等,其他的则来自《尚书》、《易经》、《诗经》、《大学》、《中庸》、《战国策》、《后汉书》、《三国志》、《老子》、《孙子兵法[注: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晋书》、《国语》等。 在毛泽东的许多讲话和谈话中,引用的古籍就更多了。毛泽东能够随时自如地引用古书中的文章、诗句和典故,或者说明一个政治思想原则,或者阐述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或者论证一个军事策略,或者借鉴一个历史经验,给人以隽永丰富的启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之,毛泽东是在厚重丰富的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传统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他吸取了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汉语言约意丰、强调语法规范、重表现力的特点,并注重实用性,最终形成了言之有物,白话地道,表达清晰,说理透彻,文质彬彬的语言特色,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持色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而这一光华四射的思想正是用他的生花妙笔和精彩语言表达出来和吐露出来的。(程有元)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