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追索中秋节文化内涵:民…
追索中秋节文化内涵:民…
文人学者海南文笔峰中秋…
知名文人学者中秋海南畅…
中秋节主角不能只有月饼
中秋节变成相亲节 剩男…
有关中秋的民间传说
老北京中秋节习俗:主食…
传统民俗再现中秋榕城
发扬中秋文化,不妨打好…
最新热门    
 
中秋节没“传统味”无需太在意

时间:2011-9-13 10:23:04  来源:不详
传统节日于千百年前偶然诞生,渐渐传播,才成为比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人群的习俗,其间也历经各种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听说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月坛公园今年搭起祭月台,要“恢复”小孩在中秋拜兔儿爷的老北京习俗———看到这新闻,我第一反应是这又是谁给月坛公园策划的旅游项目?


  这时代里许多所谓传统文化、民俗的“恢复”都出自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再说,这种个别的、表演性的习俗表演和真正的民俗有显著的差别———在古代拜月、拜兔儿爷是因为和当地人的普遍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古人他就相信月亮里有个嫦娥和兔子,有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的传说、故事和商品演绎这种信仰,而现在,年龄大点的都知[注: 都知是宋代宦官官名。-douzhi]道人类已经登陆了这颗叫“月球”的孤独星球,上面寸草不生,根本不适合动物和神仙居住———就算真把琼楼玉宇建在上面也没什么吸引力。 


  说到这,我又想到了中秋最大的标志———月饼,这也是老生常谈了,有点年纪的估计多有过小时候雀跃着分吃月饼的情景,那时候人们经济不宽裕,吃点肉啊糖啊有计较,过年过节等于是找个恰当的理由奢侈一把,吃月饼就有这意思。到这十来年,月饼实际的“使用价值”就直线下降,因为真不算什么稀罕了,而作为礼品“关联效应”则凸现出来,成了商业客户、政府关系、亲戚朋友送礼的大项,而且里面也不仅仅是点心,还加进去酒、烟之类更贵重实诚的东西。


  如今中秋节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个小长假,可以和周末凑成三天时间让大伙儿可以出去游玩一趟,放松下。至于望月拜月之类,真没什么讲究。这种礼俗之变常常让怀旧的人产生物是人非、今不如昔之感,可我倒觉得情有可原,也是势所必然。因为举凡清明、中秋、春节等等传统节日,其实本来也是没有的,千百年前偶然诞生,渐渐传播,才成为比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人群的习俗,期间也历经各种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如今的变也是因为世易时移,未可厚非。就比如趁假期出去玩,对上班族来说的确是难得的事情,古人要是能穿越时空来体会下朝九晚五的憋闷办公生活,也会有类似的需求。再比如春节的注重活动里,春晚就可谓新民俗之一,虽然我对其表演内容未必认同,可其效应却是明摆着的,无可否认。


  如此,我倒觉得大伙对中秋节的“传统味”的多少不必过于敏感,除了举办拜兔儿爷这样的“传统民俗项目”———这类散发着策划味、商业味的项目已经不少,还可以顺势而为,尝试开发“中秋望月圣地”之类的新项目,给大家过这三天新的选择,或许几年以后新项目里的一两个大大流行起来,还真能成为新民俗。


  周文翰(学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