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研究中心最近主办的“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日韩三国24所学校、研究机构的4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不同国家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协作共同提出合作理念。
作为东亚地区相邻的国家,中日韩目前都是拥有教科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较多的国家。同时,联合国[注: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保护项目的形成,亦可在半个世纪以前亚洲的日本、韩国[注: 大韩民国(朝:????/大韓民國),简称韩国、南韩(??),是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端的国家,首都位于首尔。韩国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朝鲜东海(日本海)。]关于“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观念中找到先声。在“多元、共生、互尊、互助”的共同理念的指引下,专家们就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协作提出了“东亚宣言”,倡议在此共识基础上开展东亚非遗保护的协作研究。会议所形成的共识《东亚经验——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协作宣言》,拟提交三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责任编辑:
林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