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龙生:且看“院士举报…
那秋生:片语览胜众名州
马龙生:对国宝级文物岂…
章培恒先生:用生命呈现…
何宁生:中国古代盛世的…
画界同仁追思刘旦宅先生…
叶廷芳悼史铁生:他步入…
轮椅哲人史铁生:他的作…
怀念史铁生:死亡是他倾…
学者评赵子龙戎马一生:…
最新热门    
 
刘根生:科学研究,要经得起失败

时间:2011-10-8 15:43:05  来源:不详
平教授成功秘诀时,他说:“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他还说,在攀登庞加莱猜想这一高峰途中,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失望,有时想到了新的论证思路,却不敢动手去做,因为每次论证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几率是失败的,“常常感到颠覆性的挫败,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报道称,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历经[注: 历经 拼音: 解释: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ㄧ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lijing]5年190多次失败,才提取出抗疟效果100%的青蒿素。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再次证明,在重大科学发现中“失败是常态”。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可以说,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就只能原地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自有其价值。每次失败都是在告诉我们“此路不通”,当另觅新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想到可能的失败就轻易放弃。相对于失败次数而言,每次成功也只能算是“偶然得之”。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能超越功利,以人生追求、内在情怀、个人兴趣等内在价值为主导,而不是被晋升、待遇、荣誉等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

 

    然而,如今在科研领域中,有几人还能真正“把失败看成常态”?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几乎已成当今科研领域一个通病。在科技项目评审中,常常也是“风险,一票否决”。这样的结果便是,科研大多以跟踪发展为主,漠视自主创新。现在考核和评价体系往往以成败论英雄,也逼得不少人低层次重复、干小儿科,以保住自己位置。

 

    因此,“把失败看成常态”,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超越外在利益,更应为科研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提高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指明了方向: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克服考核过度量化倾向,以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我们应当在各方面把这些工作切实做实做细,使科研工作者能更加自由地潜心于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