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世林:我又为季羡林先…
做什么选择 才能发展哲…
龙泉青瓷:世博首张世界…
倪惠英:通过市场来实现…
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
《乱世英雄——曹操》演…
马伯英:李约瑟如何选中…
最新热门    
 
张世英: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

时间:2011-10-10 10:40:18  来源:不详
    这位学者的议论,倒让我想到一个近乎哲学的问题,即智慧与知识的区别。

 

    我想,在内乡衙内征联活动中,若真有这么一位读破万卷书的人士,凭记忆就能说出这么一句符合要求的“原话”;或者真有这么一位人士,花上多年时间,在千万卷古籍中竟查找到了这么一句“原话”,这两种人及其成果又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呢?我以为,前者应该称得上知识丰厚的饱学之士,后者应该算得是艰苦卓绝的资料工作者。两者都值得褒奖,但恐怕都不属于“智慧”的范畴吧。

 

    一般地说,“智慧”之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又非绝对对立:“智慧”必须有“知识”作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学究,也不算是“智慧”。“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孔子自称[注: 自称 音zìchēng 意【call oneself】∶自道姓名 【profess;claim to be】∶自吹;表白 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古代的自称有很多,有以代词称的,如余、予、吾、我等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显然就是不重创作了。当然,孔子的思想学说本身倒并非无创造性,不过,无论如何,他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确成了中华思想文化[注: 西方思想文化15世纪至17世纪,可以说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经历了重大变革,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老传统,内乡衙内征联要求必须出自古籍古人的“原话”,便是这种老传统最生动的说明,因为那么一句“原话”即使找到了,也不过是对旧有东西的重述,而非对尚未有的东西的智慧性创作。

 

    我有一位学生,留学美国多年,现在已是卓有成就的哲学家。十多年前我去美国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他见到我,首先就谈到他在美国多年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为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有创新,有己见,有创作,而不能停滞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味在故纸堆里翻来覆去。我觉得,他的感受值得我国当今思想界、学术界人士深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