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于1123年。按出虎水(今黑龙江 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完颜部人。]等金主),肯定在50位以上。而只在紫禁城里住了42天的草头王李自成,以及“假冒伪劣”的洪宪皇帝 (袁世凯),尚不计算在内。
中国有多少帝王呢?李金旺著《盘古一宣统》一书,记录了519个(包括正统帝王和部分占据一方、独建政权、称王称帝的首领)。在这份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名单里,与北京密切相关的就占了十分之一,这比重够大的了。北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亦可见一斑。够意思了!
李金旺先生对封建帝王的剖析很深刻:“在帝王中,有的很英明,他们选贤任能
[注: 词 目 选贤任能 发 音 xuǎn xián rèn néng 相关内容 释 义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手下人才济济,帝王成了英雄们的领袖;也有的很昏聩,很愚蠢,例如,视功臣为仇敌,怕人才损主威,杀贤逐能,逼英才逃、遁、隐,手下聚集了一群无能之辈,帝王自己也成了笨蛋的头头,紧接着到来的就是组织危机和不可避免的灭亡。一般情况是开国之君王德才较好,统御本事也大。他们的继承人水平参差;亡国之君,德才较差,尤其是德差,如商纣王,很有才能,但是,德不好,亡了国。也有一些亡国之君颇有德才,但是,他们的前辈给他们留下了一条必亡之路,积重难返,一手托不住倾塌下来的天,朱由检应该算其中之一。”此语有点替朱由检(崇祯)辩护的味道。我的理解则恰恰相反:崇祯绝对是昏君。他犯过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冤杀了国之栋梁袁崇焕。被人讥讽为“自毁长城”。仅此举就足以将其所谓的“德才”全部勾销了。他不是在毁“长城”(名将),是在毁自己呀,毁自己的宝座与江山。他会死得很惨的。
传说崇祯自缢前手刃子女及皇后,长叹:“愿汝等生生世世,勿生帝王之家。”同时对满朝文武颇有怨言:“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皆诸臣误朕。”很明显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由袁崇焕,我联想到将相的话题。可以说有帝王的地方,必有将相。帝王是主角,将相是配角,共同唱一部大戏。
蓟辽总督袁崇焕与外敌对阵时如猛虎下山(他曾在广渠门外抵抗皇太极的八旗军),最终却绵羊般死于自己所效忠的帝王之手,被凌迟于西市;受蒙蔽的北京人,将其千刀万剐的碎肉,涮也不涮就生吃了。这个误会可闹得太大了。封建专制的原因,使中国历史上充斥着人肉羹、人血馒头之类血腥的记忆。袁崇焕不过是其中的一盘小点心而已。但一代名将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挺让人寒心的。
比袁崇焕的惨死更早产生的冤假错案,还有于谦。他因成功地保卫北京免受蒙古瓦剌骑兵侵略,荣升兵部尚书
[注: 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却又不幸地被卷入皇族权力竞争的漩涡。因“南宫复辟
[注: 概述 明朝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大举攻明。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统帅50万大军仓促亲征,结果酿成震惊天下的“土木之变”。]”而卷土重来的英宗,不仅废黜了代宗景泰帝,且将景泰帝的大红人于谦一并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