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民国经典国语课》:“…
《辞海》版“风水”释义…
新版《辞海(彩图本)》…
巢峰不辞长做《辞海》人…
第一部由网民编写的“辞…
近百岁的《辞海》:今后…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印…
简论“诗亡”与“《春秋…
正史中的史志著录体例探…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
最新热门    
 
“《辞海》之父”——陆费逵

时间:2011-10-28 19:31:42  来源:不详
 

陆费逵曾说:当刊行一种书的时候,心地必须纯洁,思想必须高尚,然后才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结晶品,贡献于世;否则,不但于道德方面要抱缺憾,即自己良心方面亦受责罚。作为一个自许“书业”为终身职业的人,陆费逵服务出版达38年之久,获得巨大成功,但一生节俭,最大支出项目,除社交应酬、购买图书以外,早年是供两弟读书,并补助亲友子弟读书;以及赡养父母。后来又担任仲弟遗孤的教养费。在他看来,“吃得好,未必卫生,着得好,不过做衣服的奴隶,嬉游更是有害无益”。

 

在陆费逵的出版人生中,《辞海》的编纂和发行可谓一件大事。1915年秋,陆费逵即与中华书局发行的《中华大字典》主编者徐元诰、编辑所长范源廉萌生了出版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的想法,并取“海纳百川”之意将书名定为《辞海》。但范源廉旋即与梁启超[注: 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投身讨袁运动,后任主编者也接连离任,导致工作时断时续,其编纂工作也仅限于将已经出版过的各类新旧辞书中收集词条,编成资料卡。直到1928年,方由陆费逵约请知名学者舒新城主持《辞海》编纂工作。陆费逵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性格,自1922年结识舒新城后,对其才华非常钦慕,六年间不厌其烦地相邀舒氏加盟中华书局,终得遂愿。舒新城至南京接手《辞海》后,感到“新词太少”,一些已经写好的解释没有标明出处,且没有用标点符号。于是导入英文《韦氏大辞典》的收词标准语编写方法,组织编写了两三万条新词条。1929年更将编纂室迁往杭州,招募新编辑数名扩充力量,并着手开始翻译外国百科全书的词条。新编辑们多出身有名高校,或履历辉煌,如分担外国历史地理等条目的周颂棣出身于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朱丹九曾单独编纂三百多万字的《辞通》。这时参与编辑工作的共二十来人,其中年纪最小的练习生年仅十五六。陆费逵为了解编纂工作进度,再加上筹备西湖博览会,常在沪杭之间来往。舒新城原以为三年可以完成编纂,工作开始后发现困难重重,为了方便工作,与陆费逵商议后,决定将编纂地迁址上海。1930年,舒新城转任中华书局编辑所长,无暇兼顾,改由沈颐兼任主编,编辑人员增至30人,《辞海》进入修订、审稿阶段。沈颐主持工作后,加强了编辑、审阅、校对力量。《辞海》审读工作采取“包干制”,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以所学专业更加明确分工,每个编辑负责一个门类,资料的核查工作由练习生进行,稿件整理好后再由沈颐审阅定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