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10月28日 俄国作家屠格…
10月27日 近代启蒙思想…
宁夏作家郭文斌:《弟子…
瑞典作家托马斯·特朗斯…
鲁迅“抬棺人”:十六位…
鲁迅“抬棺人”:十六位…
迟子建:一个作家的童年…
迟子建:一个作家的童年…
刘震云:作家不能吃青春…
8月5日 法国小说家莫泊…
最新热门    
 
作家扎根生活,才能出力作

时间:2011-11-11 12:03:11  来源:不详
我喜欢读农村题材的小说。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被拍成了电影,唤起了我的回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小说《白鹿原》问世。读《白鹿原》,就仿佛亲身来到了关中[注: 关中,1940年6月9日出生于天津,辽宁省凤城县人,满族。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麻省佛莱彻尔国际关系研究院文学硕士、外交与法律硕士、哲学博士。]农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白嘉轩,朱先生,田小娥,黑娃,鹿三,一个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在《白鹿原》之前,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能让我一气读完的是柳青的《创业史》。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那篇《梁生宝买稻种》(节选自《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渭河下游坐了几百里[注: 百里姓源自姬姓,以祖名为氏。百里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百里氏源出姬姓,春秋时代,有一位辅助秦国君主秦穆公,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一霸的人物,叫百里奚。]火车,来到这里买稻种的梁生宝,现在碰到一个小小的难题。蛤蟆滩的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住一宿都要几角钱——有的要五角,有的要四角,睡大炕也要两角。他舍不得花这两角钱……”。

在柳青之后,写农民的作家,我喜欢的是浩然。记得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端着饭碗听小说连续广播《艳阳天》。那个年月看不到古典小说,《艳阳天》有点儿“话本味道”,特别吸引人。书中塑造的萧长春、焦淑红等农民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留在我的记忆里的,还有浩然的《金光大道》。“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柳毛子到处飞。荒甸子上的各种小草,争先恐后地从黑土里钻出脑袋,抖擞着嫩绿的叶子……”。浩然用这样口语化的语言描述芳草地的景色。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朱铁汉找高大泉、吕瑞芬说:“他那鞋底上有轱辘,谁知道这工夫又转到哪儿去张罗啦。”这样的语言,真是“话到人到”。读不到几行,就仿佛一大批冀东乡下人带着那浓郁的泥土芳香跑到你家里来了。

《金光大道》写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 七十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第7个十年。现在特指20世纪70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极化正式形成。],《艳阳天》写作于六十年代初,《创业史》写作于五十年代末。今天重读这些作品,能感受到特定时代所造成的历史局限性。可我认为,它们仍是各个时期出色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

从《创业史》、《艳阳天》到《白鹿原》,这几部大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故事:作者长期生活在基层,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皇甫乡镐河畔神禾原,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脚上穿着烂皮鞋,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艳阳天》的作者浩然,多年生活在农村,和农民一道拉犁耕种。《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在社会最底层生活了二十年。正如浩然自己所说:“强烈的生活气息,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靠专门搜集……。”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还是那句老话,永远扎根生活的土壤,才有可能创作出传世佳作。 (杨庆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