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文学断裂 80后作家…
北京地质断裂带对建筑物…
试论苏轼“和陶饮酒诗”…
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
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
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
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
最新热门    
 
断裂与联结:儒学整体性格的“汉宋之争”

时间:2011-11-28 21:12:18  来源:不详

清代汉学家不仅认为文字的魅力可以大到“一言兴邦”的程度,更对文本的依赖到了欲罢不能的境地。更有甚者,汉学家们用一种并不理性的情绪对待理学,“自古理学之儒,滞于禀而文不昌,经术之士,汨于利而行不笃”。在江藩笔下,这种抵触似乎到了不可收的田地,他认为,理学之所以积弊且无明达之士出来挽救颓波,完全在于他们“滞于所习以求富贵”的错误问学心态。

 

断裂:挣脱儒学整体性格约束的借口

 

  清代汉学家往往一方面自我批评与担忧“道问学”之余不求义理,专事训诂,恨不得“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注: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约1254.4万(2005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卖饼家”;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沾沾自喜于自己做的是真学问,视此以外一切皆为妄作。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汉学家摆脱儒学整体性格的原因,正由于清代学术中,学者们对于文字与典籍[注: 泛指古今图书。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光禄大夫 刘向 校中秘书,謁者 陈农 ,使使求遗书於天下,故典籍益博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典籍》:“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的反复翻检、印证、引申,本身就需要投入无休止的精力与时间,换一种说法即是,儒学到了清代,因囿于精力与治学任务的不一,使得汉学家只能“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观察”,即便是兼通汉宋的学者张之洞[注: 张之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