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对当下散文繁荣发展景象…
文化部副部长:改进和创…
国新办主任:大力推动中…
广电总局:要让人民群众…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促…
最新热门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始末

时间:2011-12-7 19:57:38  来源:不详
 

  话分两头,事有凑巧。据其子王崇焕所编《王文敏公年谱》记载,一天,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维清一干人等,携带发现的“龙骨”至京师,遂被药肆掌柜引荐到王府。王懿荣视为珍宝,以每板银二两如数收购,并让范氏等人铺纸研墨,为每人写了一副对联或条幅以示感谢。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范维清又带来了八百余片“龙骨”,其中有一片刻有52个字,王懿荣照例全数购下。后又有叫赵执斋的古董商携来数百片,片片有字,王懿荣亦全数购下。于是古董商知道此骨可以赚钱,纷纷携之登门,时不多久,王懿荣已收“龙骨”达一千五百余片。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所载:“依据不同记载,王氏一共买过三批甲骨。第一次,己亥年秋,范估以十二版甲骨售于王氏,每版银二两。此据范估1914年所言。第二次,庚子一九零零年春,范估又以八百片售于王氏,其中据说有一片是全甲的上半,刻五十二个字。”《铁云藏龟·自序》云:“庚子岁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留之。”还是出自这本书,记载了第三次:“后有潍县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文敏。”刘鄂自序中提到王氏两次收购甲骨,皆在庚子那年。

 

  接下来,王懿荣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纹则是高温灼烧所致。“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最后,懿荣确认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号确属一种文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早期的、而且是早于篆籀的文字,即是早于先秦时代青铜器[注: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上的文字。这一发现使王懿荣惊喜不已,一扫连日疾病的阴霾。

 

  不久,一个声音从京城传开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