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寒山寺新年听钟方案出炉…
杜浩:高学历人群热衷网…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大部…
网络体:“伤不起”的时…
网络时代的反思——互联…
传媒生活:网络新节知多…
淘淘网络课 学习更快乐
张雪莹:网络语言的尴尬…
从“咆哮体”到“淘宝体…
文化推动造词游戏:网络…
最新热门    
 
借助网络诗词楹联能走向复兴吗?

时间:2011-12-9 11:08:10  来源:不详
间。”

 

    有学者指出,网络的普遍性、公众性和互动性,降低了过去古典诗的“高门槛”,这些都给古典诗词带来了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从1996年到现在,古典诗词创作在数量上突飞猛进。特别是2008年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奥运会举行前后,为宣扬中华文化,各地举办了各种古典诗词大赛,其中“为奥运喝彩,我们的文明[注: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网络诗歌大赛”45天里即收到一千多位作者的3000余首诗词。此次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更有10万首作品为网络投稿。

 

创作呈现新特色

 

    专家指出,在数量大大提高的同时,以网络为载体的古典诗词创作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色。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