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漫谈:孔子论“志”
清华国学院推出德育读本…
重读《论语》 孔子的民…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
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在京…
王蒙受聘武汉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功…
《子藏》:一座宏大的子…
陈鼓应谈诸子学的新浪潮…
傅璇琮谈《子藏》:一座…
最新热门    
 
孔子学院:向世界的一声问候

时间:2012-1-6 11:40:53  来源:不详
 

    更多的人,扎下来,2年、3年、4年……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克服文化差异,贴近外国人思维,转换话语体系,习惯新的生活和交流方式……每一位走出去的教师、志愿者都在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这种“改造”,做新时代的传道人[注: 道人 拼音: 解释: 1.有极高道德的人。 2.炼丹服药?p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杂的人。]

 

    “在课堂,从来没有老师给学生倒茶,我们改变了这种传统。我们是用一种亲和、真正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去慢慢让大家知道,中国不是可怕的,也不是落后的。一旦消除了这些沟通上的差距,很多东西就能够实现。至少他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用敌意去看中国,看孔子学院。”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院长卢红道出衷曲。

 

    的确,正如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注: 张业,男,汉族,1963年8月生,河北辛集人,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秘书长。]遂所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深入社会,以其独特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广泛性,为民众交往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改变的不仅是自己,改变的也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美丽的中国名片”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