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敏:辛亥革命与亚洲视…
教科书热议不断  温儒敏…
李阿敏:古代中国人起诉…
毕淑敏:读书如交朋友
曲黎敏:养生书热是青春…
温儒敏:京师大学堂为何…
毕淑敏:曾三度拒绝《百…
最新热门    
 
温儒敏:怀恋书香五院

时间:2012-1-8 20:35:54  来源:不详
sp; 如今燕园见缝插针,大兴土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像五院这样传统的院落显得有些落寞,但难得安分,一踏进五院就有一种气息浸润情怀,让人静下心来,觉得大学的氛围本该如此的。

 

    五院是静园6个院落的其中之一,一至四院建于20年代,原是燕京大学女生宿舍。五院和六院是后来加建的。6个院落一式砖木构设,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联通,古色古香,却不见奢华炫耀,那种内敛温和的情韵让人亲切放松。

 

    五院两层30多个房间,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用作教研室。每个教研室一间,几张桌子几个板凳,还有三五书架,既没有“国学大典”,也不见文物墨宝,堆放的多是老师的书刊,很是简陋。除了教研室活动,老师们平时不大来这里。“人气”最旺的是收发室,五院的中枢,原在东南角,里外两间。20多年前,几乎每天可以看到一位老者端坐其中,中等偏胖的身材,细声慢气彬彬有礼地接待师生,他就是教务兼收发冯世澄。冯先生人缘极好,记性极好,50年代后毕业的历届学生他几乎全叫得上名字,是中文系的活档案。他在系里日子久了,也熏陶得能舞文弄墨。曾有好几部以北大为题材的小说,都把冯先生作为原型。我写《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北大出版社2010年版),也给这位老教务“名家”的礼遇,专有一节写到他。

 

    那时老师收信拿报纸都要到冯先生这里。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看到满头华发的王瑶先生叼着烟斗,骑着单车,绕过未名湖来到五院,拿到信件转身就走。诗人谢冕大致也是这个时辰来,也是骑单车,却西装革履,见人就大声招呼。而岑麒祥、林庚、陈贻焮、褚斌杰等许多教授则多半是散步来此,除了拿信,顺便打听消息,闲聊散心。我不止一回看到陈贻焮、黄修己、汪景寿等先生斜靠在收发室破旧的椅子上,天马行空地侃大山。那时收发室就是老师们的联络站。这些年为了方便,在五院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员休息室,有沙发电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