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美)汉乐逸:美与真的…
最新热门    
 
(美)艾兰:关于中国早期文献的一个假设

时间:2012-1-10 10:19:31  来源:不详
广东主持湛江电台《放飞吉祥鸟》而名声鹊起。2007年-2008年间他主持的节目成为湛江最火的晚间情感综艺节目,直接影响了海南、广西周边的收听群体。]本中摘抄出来的,那么每组竹简应该和原书的篇章对应,但出土竹简平常没有此种关系。

 

    尽管当今流传的早期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文献以多章节、长篇为主,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都由一些零星和片段的文字组成。这些组成部分被归到同一个文体或者被放在某个思想家名下,因而建立起联系。(这些现象对于成长于另一个文化传统中的研究者而言,会显得更为令人惊异)此外,构成这些长篇文本的各部分之间,往往缺少清晰的逻辑联系。而且,长篇文献的组成部分之间缺少相互引述,似乎某一片段的作者不知道其他篇章的存在。这一切都表明,这些流传已久的文献,当初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创作,而是被后人收集、整理的结果。因而,根据近来发现的战国竹简文献的状况,我认为,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中国早期文献的性质和发展脉络。接下来,我将基于近期出土的战国楚简,而非汉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提出一个假设。这些用于书写以及传播的物质材料例如牍、册以及帛书,对于阐明我的推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此外,由于我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个初步的观点,所以,它难免笼统和粗糙,但我希望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大家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我的假设是:中国早期文献最初以短章的方式流传,当时最普遍的传播媒介是木、竹质的简、牍和竹、木质简册。就牍而言,虽然由于其大小不一,会使得它们所能够容纳的内容也不等,但无论如何,这种传播媒介的空间还是有限的。竹简是古代文献传播最常见的物质媒介。竹简书不一定长,但竹简的延伸性,使得它们有可能容纳更多内容。但同时,竹简的物质材料使得一组竹简的数量受到限制。丝帛比较轻,因此,如果将之制成成卷,则有可能在上面抄录很多的文字。

 

    我们对“牍”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甲骨文[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