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一枝红梅报春来 中华诗…
对话学者仲呈祥:用文艺…
对话学者仲呈祥:用文艺…
对话学者仲呈祥:用文艺…
对话学者仲呈祥:用文艺…
11月30日 文艺界开展整…
试论从文艺遗产看维吾尔…
张一一:郭敬明他们只算…
文艺批评何以乱相纷呈?
于丹说生活方式:我就是…
最新热门    
 
文艺家不能缺乏必要自信 要拿出接受批评的雅量

时间:2012-2-15 9:09:55  来源:不详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不景气,不能仅仅怪罪于批评家。其实,当代艺术家缺乏接受艺术批评的雅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良好的艺术批评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全社会尤其是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共同努力。但是,中国当代某些有影响的艺术家拒斥艺术批评的气势很盛,有人在受到艺术批评家的尖锐批评后,就不和这些艺术批评家来往,甚至视若寇仇。艺术家和敢于直言的艺术批评家成为诤友的现象,极为罕见。

这种恶劣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开始抬头,并逐渐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股暗流。1983年,胡乔木针对文学创作[注:   在这插入文字  在这插入文字-wenxuechuangzuo]达到了繁荣的景象而文学批评却远没有达到同等地步的现状指出:“在整个新文学运动的历史上,文学批评从来是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认为这是因为文学批评家的产生总比作家的产生困难得多。因此,胡乔木提出更需要努力培养文学批评家,更需要爱护良好的文学批评,而这就要求有一种健康的批评空气。可惜,将近30年过去了,这种健康的批评空气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仍然没有出现。其原因除了艺术批评家缺乏能力、责任和勇气,还包括一些有影响的艺术家缺乏接受艺术批评的雅量。

其实,中国当代艺术家并不是完全厌恶艺术批评。他们只是拒斥“说坏处”的艺术批评,还是欣然接受“说好处”的艺术批评的。可见,中国当代有些艺术家厌恶艺术批评,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简单化的、幼稚而粗暴的艺术批评心有余悸,恐怕是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

这种消极现象反映了有些艺术家缺乏应有的自省,不能自觉地主[注: 1950年6月30日开始,我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动地优化自身的精神结构。这样的后果,就是在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审美感知力的退化,是非辨别力的异化,与人民群众离心力的增大。因此,进步的艺术家总是将自我净化作为一种贯穿艺术生命始终的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批评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有些艺术家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缺乏应有的自省,很难自觉自愿地接受帮助他们进步的艺术批评。

同时,这也反映了有些艺术家缺乏必要的自信,不能与外部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其实,一部艺术作品如果经不起艺术批评,这部艺术作品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不少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艺术批评中日益完善起来的。因此,只有那些缺乏自信的艺术家,才拒斥各种艺术批评。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动中国当代美学转型的先驱茅盾、姚雪垠等大家在自觉地推动中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