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
试析从“诗不可兼史”到…
明清之际小说经典化的文…
最新热门    
 
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9)

时间:2012-2-25 10:49:40  来源:不详
我们走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已经有条件和能力从这个伟大的梦想中警醒过来,并对它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和反省。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抛开那种近于病态的、对于过去的依恋,以一种崭新的、真正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人类情怀,重塑人的理想。 (作者:王晓兴 易志刚)
   
  [参考文献] 
  [1]胡厚宣.释“余一人”[J].历史研究,1957(1):75. 
  [2]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 
  [3]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38. 
  [4]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3-278. 
  [6]顾颉刚,刘起.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王国维.王国维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许倬云.西周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3. 
  [1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77-580. 
  [1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