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被误解的旧道德 孔孟提…
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被…
道可道非常道被我们误解…
傅佩荣:被误读的孟子(…
那些被误读的典故
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
顾农:被误解的女强人王…
名作新解:唐僧,一个被…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
最新热门    
 
被误解的旧道德 孔孟提倡的孝道其实很人性(2)

时间:2012-3-1 9:37:26  来源:不详

对父母脸色很重要

可惜后人在继续深化细化“孝”的过程中,越来越离谱。在《论语 学而》中,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论语 学而》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要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就是要虔诚地祭祀祖先。《孟子 滕文公[注: 滕文公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上》引用曾子话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在世时,按周礼事奉他们;父母逝世了,按周礼埋葬他们,按照周礼来祭祀他们。

把“孝”用在死时与死后上,明显是与我们厚养薄葬的主张背道而驰的,花钱就花不到点子上了啊。

在《论语 阳货》中,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儿女生下后,到三岁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看来孔子还真有点讲对等原则,公平交易。可惜,老是对等,人类还有发展吗?即使是公平交易,也没有必要用在父母死后守孝上!

当然,孔子、孟子对孝的论述是多方面的。孔子在《论语 为政》中这样回答子游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回答的意思是:如不诚心地尊敬父母,只是供养,与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敬”的内涵是什么呢?接下来一段可能是注释:“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孔子说得很明白:在服侍父母的时候,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最难。有事,儿女为父母去做;有酒有肉让父母先吃,难道这就是孝敬了吗?在这里,“敬”的含义就是“和颜悦色”,可以理解为尊敬。

我们没有盲目地全盘接受封建社会[注: 封建社会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下,国王向各类封建领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领主向国王效忠,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国家治理结构。]的孝文化。所有儿女全都要尊重父母,多从精神上关心,关注父母的身体与安全。这能叫复古?!(萧成志 本文选自新浪老教书匠博客,有删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