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冯骥才:艺术家应面对时代 文学离生活和时代远了 |
 |
时间:2012-3-10 9:58:48 来源:不详
|
|
|
中新网3月8日电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8日表示,中国迅速富了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和“富要富到哪里去”。他还说,艺术家、作家应该面对这个时代,但现在“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和时代远了”。
全国政协3月8日举行主题为“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王健林、单霁翔、尹力、樊锦诗、张和平围绕文化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有媒体记者就农村题材作品和诗人生存困境发问,冯骥才称这个问题“问到了我们作家的良心上了”,自己很感动。
在冯骥才看来,中国现在是迅速富了,但是迅速富了以后还是有两个问题要考虑的:包括怎么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自己常在[注: 常在,清宫女称号,与“答应”同为最低级妃嫔。《清史稿?后妃列传》:“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下面跑发现,稿费真的是很少,地方的情况确实很艰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富要富到哪去。
冯骥才说,诗人靠写诗为生是很难的事。比如去年获诺贝尔[注: 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奖的诗人(编者注: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一年才写了一首诗,靠那首诗按现在稿费计算说实话比民工还苦,那是不可能的事。
他表示,现在的中国作家确实存在和生活的关系问题,作家对这个时代、对土地和人们的命运是不是关切的问题。艺术家、作家应该面对这个时代。自己曾经提过一句话:“艺术家要面对艺术、面对生活,背对市场、背对钱。”
冯骥才说:“我觉得我们的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和时代远了。看看我们的电视剧、电影有多少是深刻洞悉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真正关切我们大地的灵魂、人民的命运的深刻作品的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