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一个无专著的教授的学术…
5月11日 冼星海诞辰 《…
美女教授走红百家讲坛:…
5月9日 袁世凯承认“二…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还先…
北大展出40位著名学者手…
隋炀帝荒淫好色是谣传?…
北大教授钱理群:大学正…
刘根生:“教授给本科生…
祝鸿熹教授从教五十五周…
最新热门    
 
北大教授张颐武: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依赖文艺

时间:2012-5-22 12:17:18  来源:不详
七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两个根本问题,提倡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投入革命斗争实践,创造出为中国老[注: 简介 中药甘草的别名和少用处方名。 中欧嫩草要 其他-guolao]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的优秀作品。 

  在以后的七十年中,这一方针一直都是中国文艺工作的基本原则,并且因此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
  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凸显的是中国在现代性道路选择中的话语权问题,它不仅仅是文艺工作的指南,更是中华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一个现代性国家的建立,不是少数人认同,而是必须得到底层广大民众的认同才行,而取得民众的认同,需要的正是文艺。直到今天,一个国家中广大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仍旧有赖于文艺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变的意义。”
  文艺解决话语权的问题
  北京晨报:七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在当时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
  张颐武:在更宏观的历史中来看,这篇讲话不仅仅是对文艺创作的理论的指导和改变,更重要的是,它凸显出中国在现代性道路的选择中关于话语权的问题,是关于中华民族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方向问题。
  北京晨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张颐武:是的。通过笔杆子,通过文艺的力量,解决话语权的问题,动员底层民众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之中。所以说,它的影响,不仅是在文艺界。
  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北京晨报:从忽视民众到发现民众的力量,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了怎样的过程?
  张颐武:从一百七十年前的鸦片战争[注: 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起,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最大的危机到来,这一场全国性的、关系到所有人存亡的战争,也把现代性的迫切需要凸显出来。在这个时候,扭转民族的命运、建立现代国[注: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 代王带。 永嘉元年(307年)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家其实是一体的,而要完成这两个事业,必须动员所有的底层民众。但是怎么动员、如何表述才能被民众认同?这一点军阀没有,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没有。只有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把现代国家的意识普及到普通人中间,把原本少数人懂得的东西传达给所有的民众,这是前人从未做到的事情。
  北京晨报:七十年后的今天,又如何在其中获取文艺工作的方法?
  张颐武:到了当今社会,各种环境和情况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问题也完全不同了,但是有些东西是不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