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丰子恺漫画中的人文关怀…
第八个是缘缘堂——忆丰…
9月15日 陈独秀创办《青…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
9月15日 日本承认“满洲…
丰子恺携家颠沛流离 安…
丰子恺旧居保护开创“民…
最新热门    
 
丰子恺三万元看梅兰芳 竟一连看了五个晚上

时间:2012-5-22 12:17:18  来源:不详

“我平生自动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以访梅兰芳[注: 梅兰芳(1894~1961年8月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为第一次。”

说起来,丰子恺从接近京剧到结缘梅兰芳,有不短的过程。这不仅指时间,还有心理距离。丰子恺是从“五四”时期过来的人,当时许多人反对京剧(当时称平剧),喊出打倒京剧的口号,年轻的丰子恺受此影响,由此看不起京剧,很久便不去接触它。后来一次到乡下亲戚家作客,见到一个咬着甘蔗,不修边幅的中年人,亲戚介绍,这是花旦演员;过一会上茅厕,又见到此人抽着旱烟走了进来。晚上再看此人扮成女相演旦角,便引起反感。这可以说由理性到感性,丰子恺对京剧中男扮女角,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丰子恺倒是在上海看过一场梅兰芳的戏,但那半为友人所拉,半为好奇。到了剧场,一片乱糟糟,戏也听不清楚,加上并不感兴趣,所以后来连剧场名字和唱的哪出戏也不记得了。

1

抗日战争前数年,丰子恺对梅兰芳的唱腔渐渐来了兴趣。当时他造了新屋“缘缘堂”,又新买了一部留声机。最初买的唱片多是西洋音乐,可价钱贵,种类也不多,点缀一般,又选了梅兰芳的七八张青衣唱片。乡居寂寥,每每放唱片,除去自家人,乡邻也来听。渐渐,丰子恺对梅兰芳唱腔有了兴味。丰子恺艺术天分极高,对京剧韵致的领悟日渐深入,虽然对旦角由男子扮演仍有异议,可他却喜欢上了京剧音乐夸张的象征描写和洗练明快的曲调。

抗战不久,丰子恺开始了流亡生活。旅居四川涪陵[注: 重庆市涪陵区,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全区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时,当地有一平(京)剧院,闲来无事,他便与小女天天去看。最初他对京剧那红袍进、绿袍出的场面不感兴趣。听得久了,有所体悟。丰子恺认为,这种扮相和演法,与其音乐一样,是夸张而象征的;并且身段手势,都有表现能力,大大扩张了观众的想象天地。由此,丰子恺成了一位京剧爱好者。后来在重庆沙坪居留时,丰子恺住在一间极简陋的小屋里,墙上贴了一张梅兰芳的留须照片。这是上海的友人从报上剪下寄来的。此时的丰子恺,认为留须的梅兰芳,比舞台上的西施、杨贵妃[注: 杨玉环-杨贵妃(开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环,号太真。是唐玄宗之宠妃,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更美丽、可敬仰。因为他以一个演员,而保持高尚的气节,当然使人敬仰。

2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