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庆洲:长歌当哭忆吾师…
专家追忆红学大家周汝昌…
三次谈话,永难忘怀——…
石头瓦块到他手里都是学…
为语言立碑 为学术而活…
中国最后一位“士”走了…
王庆山:追忆父亲王仲闻
国学是一桌香气腾腾的美…
国学是一桌香气腾腾的美…
潘维:追忆同事李保平
最新热门    
 
子女追忆周汝昌:我家每年都给曹雪芹过生日

时间:2012-6-16 12:16:50  来源:不详
光感才能写。我们也常提醒父亲注意身体,身体好才能一切都好。但父亲说,我活着就得写,我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我干什么呢,活着就要有意义。
  这两年,父亲眼睛看不见,连楼都不下了,每天的活动就是从屋里到阳台。跟朋友都中断了联系,最多是用电脑发一封信。他和刘心武只见过两次面,父亲从精神上对他比较支持。父亲的书出来,我们便找出版社给父亲要一套毛边儿书,书页还没裁开,他拿尺子一页一页都给裁开,放到枕头边,他爱得要命。
  父亲跟我们说,你给我买一套“鲁迅大全集”,我不管他多少钱,我说你看不见了,他说那我也要买,我对鲁迅有感情,我买了搁在那,那是我的寄托。最后我们也没给父亲买,很遗憾。
  父亲在生命弥留之际,打起最后一点精神和小儿子说了一首诗:“九五光阴九五春,荣光焕彩玉灵魂。寻真考证红楼梦,只为中华一雪芹。”他说,“今天总算没白过。”可能他自己有预感,但他不说。父亲还向我们口述完成了他的新书《梦悟红楼》的大纲,老人觉得自己可以将这部书写完。如果条件好一点,如果再抢救及时,父亲再活五年没问题,还能再出几本书。但我们也是无力、无奈,愧对我父亲。
  父亲生前希望魂归津门故里
  父亲是天津人,我们的老家在咸水沽,他永远怀念故乡,怀念家乡的文化,他生前曾经说过,如果将来有一天,家乡人民会怀念他,他想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父亲逝世了,我们想如果有机会,能将父亲安葬在老家,这也了了他的一个心愿。
  上世纪60年代,天津就请父亲去讲过《红楼梦》;西青区成立诗社,父亲写诗祝贺;还有一年,南开区专门给父亲举办了一次书法展。父亲跟天津曲艺团演员的关系都特别好,和骆玉笙一起开政协会,骆老让父亲给写个唱词,父亲就写给她。父亲有求必应,他不认为自己是名人。他还想到天津买房,说我想在天津有个落脚地,我能多去几次。
  父亲一生豁达。因为《红楼梦新证》,父亲由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调任北京人[注: 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中国直立人”或“北京直立人”,拉丁文学名为Homo erectus pekinensis。]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繁琐考证”的典型代表,1968年被关进牛棚,差不多一年后,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父亲从干校特调回京,回来的时候头发都白了。
  但是当他写到干校的那段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时,却并没有抱怨。他的任务是看护古湖边上的一块菜地。每天凌晨4点钟起来出屋,拿着一根长竹竿,将破裤子卷到大腿根,趟过没膝的水,要走很远才能到堤上。然后独坐,轰蚊子,吃带来的点心,哼唱反二黄。父亲受了那么多委屈,但落在笔上只有轻松随意,没有苦和怨。
  在人们的眼里,父亲是“红学家”,似乎他一生都像个书呆子似地“死啃”红学,其实,父亲兴趣非常广泛。我们给父亲的定位,不是红学家,就是一个文化学者。
  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父亲应美国鲁斯基金会之邀以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身份赴美一年。父亲一下飞机就开始说英文了,他喜欢英语,《牛津字典》可以背下来。到了美国之后写了一本书——《<红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