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子清关云长雅号由来:…
谷雨的由来:与仓颉造字…
陈来:关于“马克思主义…
周恩来饮食趣闻:偏爱霉…
3月5日 董必武诞辰 周恩…
“智慧·魅力——美国人…
五大书记饮酒趣事:毛泽…
周恩来邓颖超为什么一生…
“周恩来青年读书”活动…
卫士长解密:周恩来为啥…
最新热门    
 
王恩来:弋不射宿——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

时间:2012-6-20 11:23:25  来源:不详
期。]》、《淮南[注: 淮南市-淮南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子》和《水经注》均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宓子贱被鲁君任命为亶父(今山东单县)宰,三年后,孔子派另一名学生巫马旗去考察他的政绩。巫马旗乔装夜入亶父后,见一夜渔者捕到鱼后又放回水中,便问其故。夜渔者说:“我放回的是小鱼。我们的地方官宓子贱要求在小鱼长大后再捕,所以放了。”孔子闻听巫马旗的汇报后十分高兴,认为宓子贱治邑有方,可担当大任。

 

    宓子贱要求渔夫捕大放小,与孔子不一网打尽、不倾巢尽剿一样,都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为了防止因一时之利而丧失长远利益,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肇始。孟子直接承袭了这一主张,他在与梁惠王对话时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比较可见,孟子的主张与孔子师徒是一脉相承的,且更为明确而完善。孔孟之后,这一主张得到广泛认同。在记录宓子贱治亶父事迹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一年四季应如何保护利用山泽资源的具体规定,如《孟春纪》中的“禁止伐木,无覆巢”,《仲春纪》中的“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等。这些认识和主张世代相袭,许多成为政令,或人的自觉行为。

 

    以仁爱之心待物与可持续利用,是孔子和孟子倡导之生态伦理的两个重要支点,是德性与理性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儒家生态伦理主张,既坚持了“天生百物人为贵”的人本主义,又反对了对自然万物的漠视与任意宰割;既倡导人对自然的爱护与尊重,又没有阻止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对自然的有节制利用。坚持这两个方面,既可防止狂妄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对自然万物怀有感恩之情与敬意;又可避免极端的泛道德主义,使人类陷入狭小而自虐的境地。

 

    在处理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文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