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画家赵建成状告拍卖行卖…
“2012中国高校图书馆发…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名…
汉代:开启国门 走向世…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纪念…
域外杂谈:当中国古董成…
中国古心意拳探访 第六…
中国人怎样用“洋词” …
李伯重:中国学术史上一…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
最新热门    
 
中国30年消失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 半数毁于建设活动

时间:2012-6-27 12:19:11  来源:不详
中新网贵阳6月26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从26日贵阳召开的“2012年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获悉,中国近30年来消失4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文物保护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据文化部统计,目前中国博物馆总数达3415座,年增395座。免费开放博物馆年接待观众已达5.2亿人次,大中小学生及农民工、城镇低收入群体参观博物馆人数明显上升。免费博物馆观众人数与免费开放前相比增长50%以上,民办博物馆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国有博物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


  国家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指出,目前,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文物保护工作中仍存在认识不足、文物安全形势严峻、经费人才不足等问题,其中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给类建设活动。与会的文化界学者表示,部分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擅自改造文物、破坏文物环境风貌来打造旅游景区等问题非常突出。 


  “文物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培育国民经济[注: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蔡武说,“但这种作用只有在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据介绍,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在50%以上,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客观问题。有学者告诉记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法人,不能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搞所谓‘大干快上,肥水快流’,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造成文物损毁消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对于解决两者矛盾,蔡武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依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蔡武说:“我们要注重推动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现共赢;同时要在发展规划中,把文物保护通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等相结合,使民众共享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成果。”(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