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开发黄帝炎帝蚩尤的“中华三祖文化”,值得关注和支持。
考古学家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国到北京,看两千年的中国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国到涿鹿”。考古看的总比常人更远。我们为什么要“看五千年”,要去探讨那么遥远,其中既有众说纷纭的史料考证、也有种种神话传说的“三祖文化”?
“三祖文化”关联着中华文化的根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语)文化是民族的根,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刨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
我们不妨以土耳其的教训为鉴。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有过奥斯曼帝国[注: 奥斯曼帝国、鄂图曼帝国或奥托曼帝国(鄂图曼土耳其文:???? ????? ???????; 土耳其文:Osmanl? ?mparatorlu?u)又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帝国等,]辉煌的大国,本属伊斯兰文明,但在现代转型中却以最大的决心彻底与伊斯兰文明断绝关系,力图成为西方文明的一分子。结果如何?不管土耳其如何努力,西方从来都没有把土耳其看成是“西方国家[注: 西方国家 人们常说的东西方国家划分有三个标准: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若只考虑地理位置,英法美等处于西半球的国家可称为西方国家;若从文化背景上讲,]”。
亨廷顿指出,这种不愿意认同自己原有文明属性,而又无法被它想加入的另一文明所接受的自取其辱状态,必然会在全民族形成一种在文明上精神上无所归宿的极端沮丧感。而纵览一部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文化常积淀于传统之中,传统是民族的本。时代精神强调时代的理性认同,而民族精神却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