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溯探中华文明之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民…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中华五千年文明真不真—…
第二届国际尼山儒学与中…
包容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坛:…
王福民:龙舟竞渡与中华…
为了中华文化之树常青—…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儒学…
最新热门    
 
为中华民族“书写家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扫描

时间:2012-8-15 12:06:27  来源:不详
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和青铜器铭文研究商周时期的社会,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端。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发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再一次聚焦中华文明起源问题。随后苏秉琦先生提出了“满天星斗”等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关于文明起源的观点,对于国内文明起源的研究发挥了引导作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是进入21世纪后文明起源研究的代表,也是研究成果最为集中的阶段。

 

  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的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使中国考古学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即使粗略计算,文明探源涉及的学科也蔚为大观,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天文学、古文字学等传统学科,到体质人类学、科学测年、古植物、古动物、古环境等考古的新领域,文明探源不再是考古人或者历史学家的特权。碳14精确测年方法为文化谱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数据;孢粉分析技术的引入,对研究古环境变化情况提供了可能;空间遥感技术在考古调查中的应用,为我们认知古代遗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可能为我们呈现史书并未记载的古代文明的细节。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张雪莲研究员用氮同位素研究表明贵族食肉较多。通过锶同位素研究,赵燕青研究员发现二里头遗址外来人口高达38%,高于当今北京的外来人口比例。

 

中华文明可以有自己的形成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