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古代公务员没“铁饭碗”…
国家文物局复函过云楼之…
云南哈尼文化研究进入国…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举办何…
国家文保单位“九连城遗…
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古籍普…
国家文物局:人为破坏加…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
国家文物局给博物馆打分…
期待早日建成中华民族认…
最新热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坛:作为中国文化清流的孟学

时间:2012-7-9 21:59:00  来源:不详

《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自问世以来,历经由子书到经书的变迁,宋代以后,更是成为文人雅士的必读书,其思想学说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内涵丰富,性善论、仁政思想、民本论、王霸观、义利观等思想观念被历代学者吸收发展,成为其安身立命、批判现实、建构理想社会的思想资源。从先秦的荀子到汉代的韩婴、董仲舒、扬雄、王充、赵岐,从魏晋的徐干、傅玄到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朱熹、陆九渊,再到清代的戴震、焦循、康有为等,都基于其时代感受对《孟子》进行了不同的认识、理解和阐发,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孟学史”。

 

开展孟学史研究是当前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必要补充和深化

 

    孟学史不同于传统的哲学史和思想史,它不是对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做整体的、一般的介绍、描述和讨论,而是立足于《孟子》,探讨思想家对孟子思想的认知、理解、诠释,乃至发挥、改造,从而更好地揭示孟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精神价值。所以,有必要从“专门学史”的角度对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孟学传统进行梳理,展开深入研究,写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国孟学史”,这无疑是对传统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一种补充和深化,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挑战。

 

    孟学史的文献大致可归为四类:一是研究《孟子》的专著,如赵岐的《孟子注》、孙奭的《孟子音义》、朱熹的《孟子集注》、焦循的《孟子正义》属注疏类作品;李觏的《常语》、司马光的《疑孟》、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康有为的《孟子微》属义理类作品;程复心的《孟子年谱》、周广业[注: 概述 周广业(1730—1798),字勤圃,号耕厓,海宁伊桥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早年丧父,靠教授生徒以奉母养弟。]的《孟子四考》、崔述的《孟子事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