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古代公务员没“铁饭碗”…
国家文物局复函过云楼之…
云南哈尼文化研究进入国…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举办何…
国家文保单位“九连城遗…
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古籍普…
国家文物局:人为破坏加…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
国家文物局给博物馆打分…
期待早日建成中华民族认…
最新热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坛:作为中国文化清流的孟学

时间:2012-7-9 21:59:00  来源:不详
[注: 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有识之士被残酷镇压,孟学因其社会批判精神无法在社会得到贯彻而走向衰微。宋代孟学再度兴盛,受到士人垂青,与“士大夫[注: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与天子共治天下”逐渐成为士人阶层的普遍信念息息相关。

 

    其次,孟学在历史上是以“为民众代言”的身份出现的,与民众血肉相连、为民请命是孟学的精神实质。孟学诞生于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战国后期,孟子是以新兴社会阶层“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希望以王道、仁政的思想启发、教导君主。同时,为民众的利益大声呐喊、呼吁,对暴君污吏的“残民”、“害民”等不义之举进行猛烈抨击和抗议。对于君,他是“师”也是“臣”;对于民,则是其代言人,是维护其利益的“民之父母”。孟子的民本说、井田说,都是为缓解社会矛盾、站在老百姓立场上提出的解决方案。每当社会矛盾尖锐、紧张的时候,这些方案都会被人们重新提起,赋予新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传统。

 

    再次,孟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抗争精神,孟学史就是一部与王权抗争的历史。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在作为现实政治主体的“君”之上,又设定一个作为道德主体、价值主体的“民”,使“君”不能自有其意志,必以“民”的意志为意志,否则便不配做人君,为仁人志士反抗专制、暴政提供了理论武器。

 

    总之,孟学是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的清流。通过孟学史研究,对孟学的核心价值、思想学说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其在历史上的发展、流变,探讨其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