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把脉”高校学术不端
60家核心期刊共同抵制学…
中国人民大学与格拉斯哥…
叫板学术不端“打苍蝇”…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举…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
赵晓阳:看美国人怎么开…
“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
“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
最新热门    
 
学术氛围平淡 业内称艺术市场制度设计先天不足

时间:2012-9-18 12:06:28  来源:不详
成一套内循环的价格。这便是国内的“艺术史价格”。客观来讲,由于缺乏足够的流通,这样的比价也很难基于市场的自由交易随时矫正,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的、固化的定价。所以,当画廊以学术之名,在不具备实质上的学术能力的情况下充当把门人的角色,垄断学术市场门票的时候,其定价的合法性就值得商榷了。

在国外,艺术市场有条件在长期试错中不断调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画廊承担着为学术市场把关、定价的职责,而拍卖行则成为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品的竞价平台。国内则恰恰相反,拍卖行与画廊同时起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明晰各自的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廊由于并不具备真正的学术能力,缺乏定价的合法性依据,因而在与资本的交锋中一击即溃,最终无法守住本该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价权;而拍卖市场则在资本的利用下,实际上发挥了为整个学术市场定价的功能。在定价权倒置的情况下,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巨量的进场资本只是艺术品交易市场本轮滞胀的催化剂而非根本原因。事实上,市场只是末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的问题只是结果的呈现而非问题本[注: 题本 正文  中国明清时期奏疏文种名称之一。明初臣民言事于皇帝只用奏本,永乐二十二年(1424)规定,诸司有急务不能面陈,许具题本投进,专用于公事。]身,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学术市场的定价机制:画廊需要围绕学术标准,重建学术信用,以守住学术市场的定价源头;而拍卖行则需围绕一个第四方信用平台重建交易信用,但无论如何,拍卖行都不具备作为学术市场的市场化定价平台的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业态下,仍然难以看到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的可能性:不仅因为第四方信用平台尚在襁褓中,更在于学术标准不可能从画廊内部建立起来。除现有的学术市场外,它还需要消费市场的共同支撑。所以,政策层面对画廊的扶持并不是根本之策,恢复学术市场秩序的要点在于重建消费市场。而且,颇具讽刺的是,时间恐怕所剩不多。民营美术馆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凭借雄厚的资本、尚未透支的信用、与普通市民阶层[注: 阶层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jieceng]的天然亲近以及更具公信力的学术判断机制(内外部学术评委投票制),突破常规,在未来的艺术市场产业链条中占据重要的一环,甚至取代画廊,成为重要的市场力量。

总而言之,现有艺术市场制度设计的先天不足,使所有人只能眼看它起高楼、再看它楼塌了。(徐建雨)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