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万姓疮痍泪 千秋父老歌…
曲阜今日举行祭孔大典 …
各界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
系列活动纪念郭沫若诞辰…
成都举行纪念杜甫诞生1…
国图纪念开馆接待读者1…
周伦玲:父亲未走远 《…
老舍胡絜青伉俪暨老舍纪…
郭沫若纪念馆即将对外开…
近代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
最新热门    
 
纪念杜甫——孙家正在“杜甫诞生13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10-9 12:01:51  来源:不详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注: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诗人杜甫诞生1300周年。1300年来,时光流逝,历史变迁,许多显赫、喧嚣一时的东西,都已烟消云散,踪迹渺然,而杜甫及其伟大的诗篇,因其自身的价值和时代的需要,历久弥新,成为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长河的一座艺术丰碑,成为飘扬在中华民族历史天空的一面精神旗帜。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其思想内涵、价值取向及情感表达千差万别,而关注大众,同情人民,是历史上一切进步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千百年来,杜甫受到世代景仰,正是因为杜诗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沉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公元751年,即天宝十年之后,唐王朝政风腐败,民生凋敝,到公元755年,即天宝十四年,终于演变为安史之乱[注: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这场空前浩劫。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民生的艰辛、国事的衰微,令杜甫忧心如焚。这一时期,杜甫个人的境遇,艰难窘迫,惨淡灰暗,而他的诗作却愈益沉郁顿挫,光芒逼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等警句名篇,震古烁今,迸发出思想的光辉。天宝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也是杜甫思想和艺术新的起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破灭,并未使其沉沦,反而促使[注: 促使 拼音: 解释: 1.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推动对方使之行动。-cushi]他直面现实,走向人民。他变得冷峻、清醒,艺术方面的追求及趣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诗歌从内容到形式,均发生了取向平民的转变,从而开创了杜诗的全新境界。天宝十八年,杜甫离开洛阳前往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灾难触目惊心,他创作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疾苦与国家危机交织一起的深重灾难。他为人民的疾苦呐喊,也为国家的危机呼号。从《兵车行》开始,到《丽人行》、《赴奉先咏怀》、《北征》、“三吏”、“三别”等诗章,杜甫的忧患情怀和爱国情绪,喷薄挥洒,撼人心魄。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