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出版社岂能成为二十四史…
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教授…
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中华文化促进会二十华诞
“中华书局诉国学网二十…
二十四史系列版权案最新…
二十四孝走过六百余年 …
二十四孝走过六百余年 …
最新热门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进程——读《世变中的史学》

时间:2012-10-15 15:16:45  来源:不详
bsp;  又如,当年以胡适科学史观和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通过古史辨掀起了史坛的轩然大波,当年很多学人都参加了这场讨论。古史辨派最核心的观点是对中国上古史的怀疑,这种怀疑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是与五四以来胡适提出的“打倒孔家店”,与学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潮流相一致的。疑古派颠覆中国的古代历史,认为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历史是虚无的,根本没有三皇五帝,这样一来,就把传统的经书都置于空中楼阁了。这样,用西方文明来改造中华文明就是必然的、合理的了。

    与此同时,出于爱国情怀,章太炎也对古史辨的疑古提出质疑。他认定古史辨思潮是承袭日本人拆毁中国古史的余续,因此要“救史保国”。他看似保守的言论,有其产生的合理原因。他认为疑古的负面效应是将使国人“暴弃学术,酿成束书不观之弊”。他说:“无史之国,每易沦亡”,因此他慨叹:“国家未亡,而历史先亡,可哀也已”。论者说:“在他看来,争论古史真伪,在求知求是方面的意义本来不大,而在现实的致用层面也不及近现代史研究,然由疑古运动形成的毁亡国史的效果,将对民族的历史文化带来沉重的打击。”章太炎大力提倡近代史研究,认为史学应当使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的人,现在的中国是处在什么时期,自己对国家负有什么责任”,应当使人知道“何地系我国固有,何地系我国尚存者,何地已被异族占领”。“这些正是治学之人当下最切要之学”。

    这期间还产生了一个跟他立场相近的学术群体学衡派。学衡派的成员大多有长期留洋的背景,毕业于欧美名校,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又有广阔的世界视野,但他们既不主张全盘西化,也反对顽固守旧,其宗旨是既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向外国学习,以此来改造中国现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激进文化占主流,学衡派被看作是保守派。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有“为新文化运动思想纠谬的良性动机”。学衡派的重要贡献,是“沿着国际学术的趋势,为中国文化史建立具体的框架,将国学研究融为世界学术的枢要部分”。“它的思想内涵和凝聚力量不止于西学抑旧学的派别取向,俨然肩负着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重构使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章太炎和学衡派的论点,有些东西不幸被他们言中,有的论述具有更为长远的价值。

    经过几十年革命和运动下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抛弃得太多,没有认真地保护传承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华,对外国文化的精华也缺乏更理性更准确的判断,而盲目地输入,造成了近百年来一个又一个悲剧。历史总是这样,当需要推动革命的时候,激进主义占上风,可是当摧毁了旧秩序以后,回过头来看,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一起被摧毁了。因此,学衡派和章太炎的一些观点还有意义,还可以给我们以思考和启迪。

    除了新史学外,这本书还涉及海外史学发展史和后现代的史学等内容。关于后现代史学,书中有一些非常尖锐的批评文章,指出中国一些学者追随所谓后现代史学,实际上还是以西方中心论为指导,再一次否定传统文化。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

&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