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商金林:也说民国老课本
西潮与新潮:民国小学社…
浙江龙泉晚清民国司法档…
民国老报人笔下的汉奸大…
裴毅然:民国初年文化人…
民国作伪高手谭敬:假画…
民国“好声音”如何选拔…
民国“好声音”如何选拔…
郭沫若与秦始皇的“纠缠…
历史上中国教师节有五个…
最新热门    
 
民国早年气象预报:仅天气和风向两项

时间:2012-11-6 12:16:07  来源:不详

  “今儿听天气预报了吗?还会有雷雨吗?”“这大雾什么时候能散呀?”“大风什么时候停呀?”“今儿温度是多少呀?”咱京城市民对气象预报可重视着呢,街坊邻居见面也免不了要谈论上几句天气的话。人们都喜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遇到雾霾天气就盼望着来场风把天刮晴,遇高温希望来场透雨带来清凉,就连来京旅游的“老外”出门也都关心天气,希望在晴日里登长城,游故宫,把旅游期间的摄像照相拍摄得更美丽。如今百姓通过阅读报刊和收看收听电视电台播报,点击天气网站和接收手机短信以及观看街头和社区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都能方便地了解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了。如今,除了天气预报外,气象部门还专门针对雾霾、高温、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性突发性天气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人们防御气象灾害进行着有效服务。据有关部门对市民电视收视率和电台收听率的调查,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是收视收听率最高的,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您知道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最早的天气预报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怎样的吗? 

  说起北京地区最早的天气预报,那还是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结束帝制后进入民国时期开始的。据《北京志·气象志》记载: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派遣人员在东城区泡子河畔的古观象台组建了我国管辖的第一个近代气象台“中央观象台”,11月根据北洋政府参议院的决议,中央观象台设有天文、气象、历法、磁力地震4个科,成为辛亥革命后的一个显著成果,也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端。

  1913年春,中央观象台建成了简单的气象观测场,此后逐年拓展观测业务,开展了早期气象预报尝试。据史料记载,当时古观象台院内的紫微殿东厢房是气象工作室,前院圭表南面的绿地是气象观测场,后陆续增加了近10名气象职工,具有民族感的中国人民发展了自己的气象事业,不仅有了自己的气象科技仪器观测记录资料,从1915年起每日实行了24小时观测气象制度,还从1916年起使用各地海关10多处测候所的电讯气象观测报告绘制天气图,制作起了京城天气预报。到1921年古观象台经过扩建,气象观测场地标准,仪器齐备,并设有电报室、气象器材室等,进入该台气象工作最为繁盛时期。当时的中央观象台代理台长常福元拟写的“重修中央观象台记”中,专门对此做了叙述:“路东为气象观测场,纵横各十丈,筑瓦为范,外植洋槐二行。场内置温度表亭,蒸发计亭,雨量计,测云杆,测云镜,统一热力计,地面及地内30厘米、60厘米、100厘米温度表。北出便道,以通内院,便道之西,建气象仪器室,凡窗皆嵌以铁纱,取其通风,内置各式气压计。而风向风力之电表,无线电话之听器,均在焉。”气象人员在每日上午9时通过在台前悬挂信号旗的形式发布天气预报,预报的内容分为天气和风向两项,天气用阴、晴、雨、雪等符号表示,风向在旗上用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等8个方位的文字表述。在古观象台南大门外还设置了天气预报牌,发布天气预报的内容:“又于屏之西端置天气预报牌,揭示天气状况,则访问天气者,皆可及牌而止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