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面对粗俗语流行文化,我…
我们需要潜心读莫言,而…
山东文化干部行贿? 我们…
罗容海:我们离诺贝尔科…
莫言自评新书《我们的荆…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我…
让我们开始写诗!——首…
谁的大势?凭什么我们必…
刘东:《我们的学术生态…
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提…
最新热门    
 
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两个新增词后感言

时间:2012-11-16 12:20:41  来源:不详
bsp;做过比较详细的辩误。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曾经从汉语的许多词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注: 人物简介 史文[明]字尚质,号再仙。 生平:工山水、人物,学吴小仙,形神逼肖,故宫绘画馆藏有停钓望月图大幅。 个人作品 《艺林月刊》-shiwen]化内涵的角度,谈到我写这篇文章进行相关辨误的初衷。我是这样说的: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特别是一些成语典故,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积累起来的。这些词语由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非常凝练,简单的几个字,就能十分准确、甚至十分精妙地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最近从一篇文章里看到,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至今也还广泛地使用着如“四面楚歌”一类的成语。许多成语典故的产生,都跟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内容相关,因而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载体。象四面楚歌,还有雪泥鸿爪、祸起萧墙等等成语,实际都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记录。如果我们知道它们的出典,又能领会其中的文化含蕴,那么每一次使用,都会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追念和重温。这样,在我们日常的表达和交流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就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口头和笔下,存在于这种自然平易的人际交流间,而不仅仅是存在于“读经”和“国学”热中。

    如果我们大家注意多做点文化的普及工作,并在人们开始对某个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出现误写、误用或误读的阶段,就能够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角度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当人们在使用“入闱”这个词时,懂得它是从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的科举考试制度而来,在使用它的引申义时也不会忘记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历史文化;当人们正确地将“标识”读为biāozhì时,也就会从“识”字的这个不常用的读音,联想到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钟鼎铭文。原来钟鼎铭文上的阴文为款(款是刻的意思),阳文为识,这个“识”字就读为zhì,表达的就是标记和记录的意思;更进一步,还会再联想到书画上的题名或题记,里面的那个“识”字也是记的意思,也是要读为zhì的。这样,我在文章中所说的“每一次使用,都会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追念和重温”的期待,就会变成现实。

    在那篇文章里我曾说过,“入围”这个词是生造的,在词典里查不出来;又说“标识”和“标志”,原本是一个词,读音和意思都一样,“识”的读音应该同于“志”。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出版后,我就不能再说这样的话了。在写那篇文章的当时,虽然也预感到靠少数学者的呼吁无力回天[注: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 无力:没有力量。 无力回天,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wulihuitian],却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时寄希望于有关部门的积极干预,能有挽回的余地。现在看来,当时就已经有放马后炮的意味,而现在就连马后炮都不是了。

    “六版”这样的修订和处理当然也无可厚非。因为它遵循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