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白燕升不看好戏曲振兴:…
《齐鲁古典戏曲全集》:…
白燕升爱戏曲也爱周杰伦…
政协委员忧心国粹 名家…
戏曲演出为何越来越像电…
明清也“限娱” 民间戏…
两岸四地共话戏曲艺术发…
学者:戏曲“活化石”靠…
古典戏曲研究如何走出“…
专家热议民间戏曲传承:…
最新热门    
 
戏曲圈“傍名人”博关注 学者呼吁建立行业自信

时间:2012-11-22 12:07:23  来源:不详
这两周,越剧王子赵志刚正在逸夫舞台演出。成立“赵氏工坊”两周年,赵志刚与爱人陈已做出了《蝶海情僧》《山水黄公望[注: 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被后世称为元四家之首。江苏常熟人(另一说他是浙江平阳人,因他的《富春山居图》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倩女幽魂》三部大戏。在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的同时,赵志刚也由衷发出感慨:“开工作室的这两年,才觉得以角儿为主的戏曲创演模式早已变了。现在做一部戏,戏曲演员在所有主创中的地位是最低的,不仅是薪酬,话语权、存在感更是如此。 ” 
  演员薪酬难与其他主创比
  几次来沪演出,赵志刚都禁不住为戏曲演员抱不平。“有名的戏剧编剧和导演,明码开价动辄就数十万。加上高昂的舞美制作,如今拿上百万做个戏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戏曲演员的价码显然就低了好几个层次。据知情人士介绍,如赵志刚这样名角儿,出场费也就是两三万元起,更不用提普通演员或龙套,一场演出收入常常只有几百块。不少演员甚至吐槽,一天几十块的排练费,也常被剧团或剧组“免”了。
  除此之外,没有相关版权保护。据称,赵氏工坊的第一部戏《蝶海情僧》自开演以来颇受越迷欢迎,并成了浙江许多民营越剧团“翻演”的对象。对此,他苦笑:“导演、编剧乃至舞美都有版权保护,可别人从我们的新戏化一个折子出来演,我们毫无办法。什么时候会出台保护演员的 ‘舞台表演版权’的政策就好了。 ”
  盗版恼人,模仿亦要有追求
  三年前脱离体制“单飞”的昆曲[注: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称为“昆剧”。]王子张军也曾数次遇到“被盗版”。“自从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演出后,我们会不时发现,各种冠以园林版的昆曲演出纷纷出现,把我们的导演气得半死。这些团体和个人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并且缺乏版权意识。 ”
  尽管如此,张军仍然没打算跟这些盗版者“较真”,反而对他们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各行业都可能出现盗版问题,很多时候,其数量甚至与这个行业的繁荣成正比。从这个角度来讲,昆曲行业受到的关注就太有限了。所以,哪怕有模仿之嫌,我还是希望各种昆曲演出多多益善。此外,我还希望他们不要只流于模仿表面形式。我们的园林版昆曲是经过艰难的探索和研究的,希望更多人能把心扎进去,做出更多对艺术的探索,惠及整个行业。 ”
  从自身出发建立行业自信
  几乎每一个戏曲演员都曾发过类似感叹,认为自身付出和收回不成正比。“戏曲行业的萎靡,有时代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但是,许多演员认不清这个现实。”一位资深戏迷感叹,“名编大导请不起,那就别请;道具舞美花钱,那就好好打磨内容。毕竟,如今花了钱却做砸了的演出比比皆是。既然演出不好看,还有什么资格求票房求关注? ”
  近日,于丹在北大昆曲演出后被哄,网络众声或批评或开脱,而戏曲学者翁思再却从戏曲人的角度发出自省:“当今戏曲人的境遇有些尴尬,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理应得到关注和保护,一方面却很自卑。那场在北大的演出,齐聚了当今中国昆曲界最好的乃至国宝级的演员。但这样的场合,主办方却请来了另一个领域的文化名人来提气,这或许是让很多戏迷心中不平的原因。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