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湘涛:过度诠释是一种…
茅威涛:由内到外充满创…
王传涛:“超期博士”泛…
邓涛:辛亥革命时期的武…
李国涛:关于章太炎形象
王传涛:“北大英雄201…
作家周涛:新疆谈唐诗比…
见证党史的郭洪涛:迎接…
最新热门    
 
陈湘涛:漫话诗谶

时间:2012-11-28 12:01:26  来源:不详
所思而闷闷不乐。后来一语成谶,薛涛果然落得个于风月场上迎来送往的悲惨结局。

    1936年正月,黄侃五十岁生日,其师章太炎特撰联相赠。联曰:“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娟初裁好著书。”太炎没有注意到这副对联的字面上竟然嵌有“黄”“绝命”三字!黄侃接到对联后,当时就“殊不怿”(黄焯述《黄季刚先生年谱》)。后来居然真的就一联成谶,黄侃竟于当年9月12日辞世。

    北宋著名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中《诗忌》篇曾提到宋人三种常见的“诗忌”:“今人之诗,富贵中不得言贫贱事,少壮中不得言衰老事,康强中不得言疾病死亡事,脱或犯之,人谓之诗谶。”惠洪认为,这样限制了诗歌的创作空间,使得大家好做“富贵语”。

    其实诗谶一说,纯属巧合。古人作诗题材广、用典多,很容易跟将来的某一部分生活联系在一起。由结果来追溯原因,就显得神秘莫测了。

    真正达观的人,本身就看淡了生死,作诗自然也不避讳。例如,韩愈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和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不属于诗谶范畴。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