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岭南写真:探访岭南西京…
10月19日 鲁迅逝世 《解…
历史上的官员被自杀(图…
纪念杜甫——孙家正在“…
黄钊:老子哲学在中国和…
打开历史关上的门——访…
韩剑律师:古籍点校不属…
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
海瑞真的是好官吗? 反思…
海瑞真的是好官吗? 反思…
最新热门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时间:2012-12-4 12:04:16  来源:不详

    《礼记》明言中华文化始于饮食,但西方近代才有人认识到吃跟文化有些关系。

    元代笑话说,吝啬鬼在市卖的烧鸭上抓了一把,回家吮几个手指就“下饭”几碗。张光直先生断言,中餐的本质在于饭(初指干涩的蒸粟米)、“菜”(前期为羹)分野。饭连人体必需的咸味都没有,菜则专管提供美味;饭菜交替入口的反衬会导致华人“味”的启蒙。

    哲人老子拿“五味”指代佳肴;孙子清醒认识到“味之数不过五”,又糊涂地说“五味之变不可胜尝”。“味”是由舌的简单味觉跟鼻的复杂嗅觉(smell,古汉语“臭”)合成的,捏住鼻子吃鱼腥气全无。嗅觉不仅显性地外向,更隐性地内向,真正跟舌感结合的是从来未被发现“倒流嗅觉”,“味”的极其难知缘于吃的器官“口”结构微妙,舌鼻在其中是联通的。

    “味”的演进很像哲学之“道”,起先只有“甘”(delicious,字形为口中含“一”),后来一分为二而为华人特有的鲜(舌感,不离水,属阴)、香(鼻感,不离火,属阳)二元价值标准;两者都经历过漫长的形成过程,又合二为一而为“味道”(章太炎考定为近代名词)。唱腔等难以言传的物事常代之以“味”, 可说“道可道,是味道”。WWw.LsQN.Cn

    以上观点是饮食文化探索者高成鸢新著的内容,此书繁体本不久前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书名《从饥饿出发:华人饮食与文化》。何炳棣先生用古花粉考定,肉食阶段华夏先民遭遇的黄土地带较少密林大兽(《韩非子》说用火之初曾以蚌蛤充饥,《淮南子》说神农之前还曾“茹草”),只宜于种粟,很早就实现了没有“游耕”及农牧互补的独特定居。该书补充两点:1,保护收成免受掠夺全靠势众,这导致“繁生聚居→生态破坏→饥馑夭亡”的循环;2,纯农定居的关键是对粪便被迫[注: 被迫 拼音: 解释: 1.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beipo]转憎为爱,粪(意为废物,包括大量谷糠)通过养猪变为肥料,并获得白捡的肉。老人为聚居核心,孟子说七十者必须食肉,所以家字从猪。

    粟的致熟逼出陶器鬲、甑的发明,从煮粥改进到蒸“饭”。异于西方的火烤,煮蒸以水为前提。远古肉料珍贵,烹羹时用植物填充,前者的腥臊膻(西人迄无认识)跟后者的芬芳,在水溶液中发生分子反应而创生美味,所以林语堂[注: 林语堂,福建龙溪(漳州)人,1895年10月10日出生,1976年3月26日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断言西人不懂“调和”。中餐的漫长演进中,水、火(热)关系曾有三次飞跃:煮的平衡(不断蒸发)→蒸的交融(化汽)→炒的直接冲突。华人独有的炒,在洋食客目眩心惊中变幻出鲜香兼备的美味。

    吃是人类首要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