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书法教育缺位是素质教育…
万历皇帝好书法却不批奏…
万历皇帝好书法却不批奏…
万历皇帝好书法却不批奏…
长沙清代学宫附属建筑藏…
长沙老九井仅一口有迹可…
旅游纪念品爱傍博物馆 …
评:书坛无“莫言”因书…
院士专家呼吁:科研评价…
作家呼吁取消悲情“七夕…
最新热门    
 
书法家呼吁国人学写毛笔字:是最根本的文化脸面

时间:2012-12-25 12:01:56  来源:不详
“学习书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中国人起码的义务。拿好毛笔,练好中国汉字,才是一个中国人最根本的文化风度、文化脸面。没有了这条,就谈不上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蒋芳
  “把书法当作艺术来欣赏就是小看了它。书法不是艺术选修课,而应该跟幼儿教育、认字同步进行。”书法家孙晓云写了一辈子的字,成了名家,却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拒绝公众把书法视作艺术,把她捧上艺术家的位置。
  作为全国书画界唯一一位连续担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的艺术家,如今她的字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而她本人从不“惜墨如金”。“这个时代,文化人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孙晓云说,“我每一天都在写,写得好的就出版让更多人看。我在等待自己‘人书俱老’的那种境界。” 
  书法陷入的误区
  谈起最近几次签售新作《孙晓云书小楷老子道德经》,孙晓云的手臂到现在还有感觉。那段时间她胳膊上贴着厚厚的膏药,臂关节损伤积水,不仅是酸痛,而是抬都抬不起来。
  出版社的人向本刊记者描述,在签售现场,有的读者推了小推车过来买,一买就是几十本,说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还有老人买来送给孙辈,有学生成群结队来买,有单位整体来买送给员工,等等。在这样的“抢购”下,三千册图书尚未上架,竟已销售一空。而此前她推出的《书法有法》也是10年畅销不衰,先后10次再版,销售7万余册。
  看到读者买了新书、带着旧作排起长队等她签售,为了对得起这份“追捧”,孙晓云几次签书都签到中午不停歇。WwW.lsqN.cn看到有的读者怕签不到,她就安慰大家:“放心,我不会走,所有排队的读者我都会签。”后来,看看时间实在太晚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跟读者商量,在纸条上留下名字和联系电话,等孙老师改天补签后再通知读者。
  几次“欲罢不能”的签售,让孙晓云感受到了民间蕴含的文化热情。“中国人不是没有书法审美,关键是要重新树立起这样的文化观念。”孙晓云说。
  从3岁习字至今,孙晓云与书法相伴已逾五十载。无论是在学校读书、下乡插队、军队服役,还是现在担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的职务,她始终坚持研习书法。不辍的苦练和天生的悟性,成就了她卓越的书法造诣。无论在业内还是在公众眼中,她的艺术之路走得很正也很踏实,但越往艺术的顶峰走,她越感受到一种似乎被“架空”的境况,以至于经常觉得“汗颜”。
  “字如其人、字如心画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一个衡量一个人的风度、文化、品质、素质的标准。但现在,电脑时代的到来,书写竟然已经‘退化’成一种艺术了。少数还在写的人就成了‘艺术家’了。我一想到这个,就会突然特别冷静,同时又感到汗都冒出来了。因为意识到如果一直是这种情况,书法就是要绝种、绝代的。外国人一谈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马上想到书法。而中国人连书法都不会写了?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孙晓云说。正因为此,她经常在很多场合强调:书法家不是艺术家,把书法完全当作一种艺术去审美是走入了误区。
  事关文化安全
  在孙晓云看来,当代书法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完全的纯艺术,成为极少数“艺术家”的工作,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误解和缺失。
  她向本刊记者分析说,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