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作家唐哲回应质疑:我不…
中国电影如何讲故事 影…
解读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
人生不只有“生活”,尚…
诺奖过后 更应把关注重…
木心的最后一课:文学是…
台湾文学大师余光中:我…
陈丹青忆木心最后一课:…
《网络文学词典》出版
穿越文学:传统抵达现代…
最新热门    
 
报告文学作家黎笙:读好书 “犹如灵魂附体”

时间:2013-01-08 12:14:39  来源:不详
我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常用蒙太奇手法,如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治水人》,写了3个癌症病人共建一座大坝――患膀胱癌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注: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患肝癌的湖北省[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省长张体学、患眼癌的长办主任林一山,3人亲自领导并倾注了建设葛洲坝的心血。这是中国治水史上最悲壮的一页。接着我又写了普通生活的两个细节――一位工程师的3岁儿子学会了自己洗澡;二是他家养的母鸡像鹰一样从6楼飞下觅食……如此两极镜头的运用,把大与小、高层领导人与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相互衔接,在对比中鲜明地表达了建设葛洲坝工程的艰辛以及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努力“画”出人物之魂 斯通画的是工笔画,一丝不苟,是在“地面行走”;而茨威格是大写意,是在“空中飞翔”

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让茨威格荣登世界文学大师殿堂。其实茨威格写得最好的不是小说,而是人物传记。

将这位奥地利文学大师与美国现代著名传记作家斯通比较一下,不难看出,斯通画的是工笔画,一丝不苟;而茨威格是大写意,是泼墨。如果说斯通是在“地面行走”,那么茨威格却在“空中飞翔”。

比如斯通的名传《梵高传》,在准确写实上下足了功夫,甚至亲自丈量了梵高当传教士[注: 传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时教堂到矿井的距离,分毫不差;而茨威格要的则是生动传神,抓住主人公的魂。茨威格写《巴尔扎克传》花费了10年功夫:通读他的全部作品,而巴尔扎克仅长篇小说就有90余部;采访了许多与巴尔扎克有关的人物;找到几乎是力所能及找到的大量书信,以及巴尔扎克的债务证据,甚至巴氏的出生证明,将这些材料加在一起互相印证、类比,深入到巴氏的灵魂深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