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南京发现明御马监太监墓…
冯远征追忆于是:北京人…
南京总统府欲复建大照壁…
民国南京四大监狱仅存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获赠4…
大屠杀中的难民心理——…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炎黄…
南京大屠杀史实将首次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世人…
南京大屠杀全史发布 首…
最新热门    
 
南京人为何最应多读唐诗?很多名篇产生在南京

时间:2013-01-31 13:57:33  来源:不详
唐代首都是长安,可是,在《唐诗三百首》里,被提及最多的地名竟然是南京——不止“金陵”这一大地名,凤凰台、秦淮河、乌衣巷、长干里、台城等小地名也不断地被反复提及。也正是在南京,梁代最早奠定了“诗”这一文体的格律。 
  【名家简介】
  莫砺锋,《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著有《杜甫评传》、《中国文学史·宋代卷》、《朱熹文学研究》、《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莫砺锋说唐诗》等。
  (本报记者吴云青根据莫砺锋教授在“市民学堂”的讲座整理,未经其本人审阅。“市民学堂”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承办。)
  一
  很多唐诗名篇就产生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因为这片土壤里有生活,有文化积淀,有情感故事
  南京人最应该多读唐诗,因为唐诗跟南京的关系特别密切。唐代首都是长安,在《唐诗三百首》里,有8首诗提到长安,提到南京的也是8首,这还不包括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因为主题离南京比较远。不仅如此,写长安的名篇多是讲大明宫,而写南京不一样,除了“金陵”这一大地名,凤凰台、朱雀桥、秦淮河、乌衣巷、长干里、台城等小地名也不断地被反复提及。
  唐诗写南京,多有怀古之情,或者以地名为背景,写南京的老百姓,非常有生活气息。WwW.lSqN.cN我举两个例子。
  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乌衣巷那里有个仿制的王谢古居,这个名字不太对,王家和谢家怎么可能合住一个院子。当时整条街道都是他们两家住的,后来有人把住在这里的王导、谢安家里的子弟称为乌衣子弟,但不是说他们穿黑衣。“乌衣”原来是孙权建都南京的时候,在那里驻扎军队,在三国吴的时候,兵士穿黑衣服,所以那里叫乌衣巷。这首诗很有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属于怀古诗。
  再来看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首诗非常巧妙,写一对青年男女在河上相遇之后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情景,秦淮河上船来船往,一条船过来了,船头站着一个姑娘,对面来了一个小伙子,姑娘主动上前跟小伙子说话:“请问您家住在什么地方?我是横塘的,咱们说不定是老乡呢。”横塘是南京西南的一个小镇。这个姑娘主动自报家门,说明她对这个小伙子颇有意思。小伙子的回答看似老老实实,有点木讷,其实不是这样,“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相逢恨晚”,然后读者就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浪漫联想。
  唐诗中有很多名篇就产生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这片土壤里有生活,有文化积淀,有情感故事,所以容易产生名篇。
  二
  梁武帝和沈约、谢朓等著名诗人结为八友,在南京规定诗歌平仄格律,奠定了唐诗格律的基础
  历史上诗歌的巅峰时期就是唐代。唐诗主要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之前还有四言和六言,比如《诗经》和《楚辞》。汉语有一个音节的问题,四言句基本上音节是2+2,六言是2+2+2,长期下来比较单调。而五言诗的音节是2+2+1或者2+1+2,加了一个字就变成三个音节,而且又有双音节又有单音节,这样就显得丰富多彩了,七言也是这样。除了对仗,诗歌还要讲究平仄,这些规律在唐代固定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