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晋升…
全国古村落以每月1座速…
浙江义乌发现新石器时代…
浙江温州非遗保护管理办…
金华出土“浙江第一棺”…
浙江上演了现实版盗墓笔…
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首届学…
考古发掘新证据:神秘的…
浙江一古墓前摆放18尊石…
最新热门    
 
浙江田螺山遗址十年考古将结束 出土多件古器物

时间:2013-05-13 14:24:14  来源:不详
中新网宁波5月10日电(记者 徐小勇 何蒋勇 实习生 林波)在直线距离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圆顶大棚,这里就是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所在。从2004年至今的十年,考古人员发掘了1800平方米的面积,已出土登记文物7000余件,还首次出土了多件新颖独特的古器物。 
  考古发掘工作受重视
  作为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的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从事考古工作已有25年,而花在田螺山遗址上的时间就长达十年。“这是我考古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
  2001年初,余姚三七市一家私营热处理厂为解决生产用水打井,挖出许多陶片、大型动物骨骼、木头等地下文物。由此,田螺山遗址“浮出水面”。
  2004年,在孙国平的主持下,田螺山遗址开始了第一次发掘。“第一次选择发掘的位置很要紧”,谈起第一次发掘,孙国平仍然异常兴奋。
  由于选址得当,第一次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300平方米的区域就找到了罕见的独木桥,同时还发现了保存很好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和大量的动植物遗存。
  由此,田螺山遗址得到了考古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余姚市政府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在发掘区上方建造了4000平方米左右的遗址保护棚和遗址现场馆,为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研究、保护和展示开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孙国平看来,一项还在进行中的史前遗址考古发掘能享有这种待遇,在国内至今也还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经考古证实,田螺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5500年,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且文化堆积较厚,最厚处达3米以上,文化遗存形成时间长,跨度在1500年以上,拥有6个文化层。www.lsQn.cn
  多学科手段参与考古
  田螺山的发掘方式一改传统操作习惯,更多采用了全泥土淘洗和多学科参与考古的方法,尽力把丰富和完整的各类遗物与多学科手段紧密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提取、保存和阐释各类文化遗存的“全”信息和“潜”信息。
  10日,孙国平指着遗址现场一堆堆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泥土告诉记者,这些土并不是随便乱放的,每堆都插着小标签,上面标注了挖掘时所在的位置、地层、深度、年代等信息。
  “都有编号,所以才有研究价值。那些民工不是很理解,常问我叫他们不惜工本地分拣这么多细小的遗物将来能干什么用?”孙国平进一步作出说明:能提取尽可能多的古人留下来的一石、一木,就是为了对他们有更加完整的记忆和真切的解释。
  在淘洗区,记者看到多位工人正在紧张地淘洗泥土,并不时将一些较大的物件挑拣出来。孙国平说,这些泥土的湿度和粘度很大,如果不经[注: 不经 拼音: 解释: 1.不合常法。 2.谓不见于经典,没有根据。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 4.不禁;禁受不起。-bujing]过淘洗,一些细小的东西往往很难发现,而淘洗可以最大可能地保存下来大量细小的东西,以利于以后的研究。
  据了解,淘洗只是第一步,之后经过晾干收集后,还需要进行挑选、分类、鉴定、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的研究程序。
  十年发掘期将结束
  经过10年的发掘,田螺山遗址考古成果亮点频现,出土的相对文物数量和密度已大大超过了40年前发掘的河姆渡遗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