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首届楷书展重庆启幕 秀…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重庆…
重庆发现4个汉代崖墓 与…
重庆孙家大院修复成模板…
重庆孙家大院修复成模板…
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将建…
重庆老地名30年来消失5…
重庆老地名30年来消失5…
重庆老地名30年来消失5…
最新热门    
 
重庆秀山花灯老调新唱 老艺人心忧传承断代

时间:2013-07-01 14:32:30  来源:不详
中新网秀山6月30日电 题:重庆秀山花灯老调新唱 老艺人心忧传承断代 
  作者 刘相琳
  “黄杨扁担闪悠悠嘛,挑挑白米下柳州哇,人人都说柳州的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哇……”听着舞台上年轻人演唱秀山花灯名曲《黄杨扁担》,70岁的秀山花灯传承人王世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幼时站在八仙桌上表演的画面,言语间难掩忧虑,“(我)对秀山花灯很有信心,但对它的未来没有信心。”。
  秀山花灯是一种歌舞艺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名录。重庆秀山县素有“中国花灯歌舞之乡”之称,其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融入秀山土家族、苗族歌舞表演技巧,发展成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小时候过年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花灯戏,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各村寨的花灯戏班除了在自己村表演外,还会走村串乡与其他花灯戏班比斗。”王世金从7岁时开始学戏,8岁登台表演成为戏班里最小的演员,此后在花灯剧团先后担任鼓师、指挥、作曲、编剧、导演等职。在他的记忆里,那时上到老、下到小,几乎人人都会演唱花灯戏。
  发展前景黯淡、收入不理想,来自电视、电影、网络等娱乐休闲方式的冲击……时移世易,昔日辉煌一时的秀山花灯正逐渐没落,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wWw.lSqn.cn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与鼎盛时期每村都有一两个花灯戏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秀山县一共只有十余个花灯戏班。目前,秀山花灯戏班子的骨干演员都在四五十岁左右,最大已年近八十,很难看见年轻人的身影。对时下的年轻人而言,到大城市打工、感受繁华都市生活远比守着渐渐没落的秀山花灯更具吸引力。
  “为了培育花灯戏欣赏群体,我们在秀山两所学校开设了花灯演唱课程,同时编排花灯操让学生在大课间跳。”秀山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吴加敏告诉记者,花灯戏没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市场需求下降。当地打算从学生开始培育他们对花灯的兴趣,从而带动秀山花灯的传承和发展。
  据了解,秀山县为此成立了秀山花灯歌舞剧团,以职业形式吸引年轻人主动学习秀山花灯。此外,秀山县政府近年来每年投资数百万元对现有花灯戏班在服装、道具上给予补助,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戏班子演员的生活费。
  “舞台很现代,灯光很漂亮,但少了花灯、少了祈福请神、少了纸扎的新花灯表演已不是秀山花灯了。”王世金满怀期待看完剧团表演后,对秀山花灯的未来充满了担心。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花灯戏表演的王世金开始创作花灯戏曲,同时系统整理秀山花灯文史资料。他遍访全县将散落在民间的花灯剧目、历史一一收集,并编写成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作为秀山花灯的传承人,王世金坦言,秀山花灯艺人“青黄不接”的状态令人担忧,“如今(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在有生之年培养更多的(秀山花灯)传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